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之道
原标题: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之道
摘 要:在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高校致力于内涵发展、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既能保持冲击一流高校与一流学科的发展势头,又能够遵循教育规律、强化办学特色、实现内涵发展,是地方高水平大学面临的关键难题。瞄准区域战略需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明确差异发展战略、协同多元参与主体或许可以成为解决这些关键难题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地方高校;高水平大学;发展之道
瞄准区域战略需求,明确高校发展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需要有国家站位,从国家对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的角度出发,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为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功能。尤其要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需求,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创新驱动。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抓住内涵建设关键
提高质量、追求卓越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目标定位。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必然会以打造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己任,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发展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是大学办学声誉的重要载体。纵观国内外大学,无论是学科专业特色突出的学院,还是综合实力突出的大学;不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无一不将本科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地方高水平大学应厚积薄发、励精图治,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内涵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明确差异发展战略,避免发展路径趋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方面,我国致力于探索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努力形成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我国一直在实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是一种多样化的发展观,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既要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又要重点支持部分高校追求卓越,争创世界一流。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遴选、建设和评价机制,充分体现了质量为本、动态调整、优胜劣汰的价值导向,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引领学校特色化发展。地方高水平大学应明确差异化发展战略,坚持特色发展、多样化探索,避免同质化发展路径。这既是服务区域、服务地方的需要,也是冲击一流高校或者一流学科的必由之路。
协同多元参与主体,探索治理模式创新
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特征之一是从管理走向治理。高等教育决策过程越来越受制于政府、企业、教师、学生、专家群体等多元利益群体的影响,多元价值观和利益诉求的冲突日益呼唤多元利益群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这一点在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地方高水平大学既接受中央和地方两级行政部门的管理,又与地方政府、企业、社会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对地方高水平大学的治理能力提出挑战。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积极探索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发展机制,发挥大学的自觉性与能动性,积极对接产业与社会需求,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享、内外协调的大学治理体系(作者钟秉林,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荣誉院长、教授)
《北京教育》杂志
作者:钟秉林
相关新闻
- 2020-02-14朱旭东:加强对中国儿童发展规律及其教育的研究
- 2020-02-14北京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2019年年会在京举行 将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
- 2020-02-14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新突破
- 2020-02-14高校智库如何发挥优势办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