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教频道 >> 文教评论

过度“打卡”不可取

20-02-26 09:39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王莉文

  原标题:过度“打卡”不可取

  为了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继教育部之后,不少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纷纷发声,要求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这似乎让不少家长和学生放心不少。

  事实上,“打卡”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上升到需要纠偏的程度,恐怕也是难言之痛。据报道,在一些中小学,每天早上“打卡”,中午“打卡”,晚上还要“打卡”,如果“打卡”次数不够、提交作业不及时,开学后还要被处分。此外,一些大学也不遑多让,大学生也加入到“打卡”大军的行列,不仅要健康“打卡”、学习“打卡”,有些还发展到了情绪、心理波动也要“打卡”的地步。一些报道则显示,“打卡”愈演愈烈的背后或许夹杂着利益的成分。

  “打卡”作为一种督促检查手段是有必要的,但以“打卡”次数和准时与否作为标准来衡量学习好坏和身体健康,结果恐怕会南辕北辙。从本质上说,“打卡”的过度使用是追求痕迹主义的表现。痕迹主义是一种片面注重痕迹而不顾效果的工作方式,凡事求痕、单纯看痕,家长和学生能不累吗?

  进一步说,推崇“打卡”的背后是没有考量到现实需求和学生诉求,有推卸责任的嫌疑。非常时期有非常办法,这不难理解,但不应该以“打卡”论成效,以“打卡”论得失。当学校和教师通过这种“打卡”的方式向教育行政部门证明“我在场”时,就是在以“打卡”的痕迹而非学习的效果和育人的实践来代替教学的呈现。当遇到问责时,“打卡”反倒成为避责的最好借口。更要命的是,背后隐藏的逻辑是“打卡”就是学习,就是完成了任务。这是把“打卡”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

  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过度“打卡”从某种程度上说,有着作秀和表演的嫌疑,在实际中容易引起师生的反感,从而导致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产生隔阂和矛盾。

  “打卡”是手段,不是目的,“打卡”的不恰当运用混淆了手段和目的二者的关系。常识告诉我们,痕迹管理只是一种手段并非最终目的,倡导留痕是检验工作的一种形式但并非唯一形式,更不是工作实效的检验标准。力戒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打卡”,才能还师生静心安心舒心的学习环境。

  (作者系信阳师范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王军率队督查天平高速天水段项目建设情况 王军率队督查天平高速天水段项目建设情况
  • 陇南:复工复产忙 防疫不放松(图) 陇南:复工复产忙 防疫不放松(图)
  • 滔滔辽河水 悠悠黄河情 辽宁方大集团向甘肃省捐赠抗疫物资 滔滔辽河水 悠悠黄河情 辽宁方大集团向甘肃省捐赠抗疫物资
  • 众志成城 大爱无疆——抗击疫情艺术作品选 众志成城 大爱无疆——抗击疫情艺术作品选
  • 庆阳宁县:“美丽之花”绽放乡村 庆阳宁县:“美丽之花”绽放乡村
  • 坚持农业绿色导向 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甘肃省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综述 坚持农业绿色导向 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甘肃省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综述
  • 手绘长图|甘肃战“疫”故事,“硬核”之下的温情 手绘长图|甘肃战“疫”故事,“硬核”之下的温情
  • 唐仁健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甘肃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研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事宜 唐仁健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甘肃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研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事宜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