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农人”、深耕农业大数据、研发智能农机……
做“新农人”、深耕农业大数据、研发智能农机……这些海归做出了相同选择——
留洋归来 走向田野
本报记者 孙亚慧
丁旦正在手机上调试无人机。
丰疆智能收割机在作业季帮助农民收割。
韩绪(右一)正在向参观者介绍智慧农场的生态系统。
通过遥感数据分析,精禾团队为郭念通找到了药害原因。
3月12日,在河北省泊头市四营乡黄屯村麦田内,合作社工作人员利用植保无人机和喷雾机作业。 新华社记者 牟宇摄
若是在10年前,没有太多人会将“海归”与“农业”相联系。但如今的情况已大不相同:广袤的中国乡村正展示出巨大的活力,吸引了许多留学人员返乡创业,在他们熟悉的土地上大展身手。
与此同时,一场由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深刻变革也在乡村悄然发生。的确,农业走向未来,科技才是其中真正的硬核支撑力,而在一项项农业“黑科技”背后,自然少不了海归的身影。
回到故乡做个“新农人”
在两名飞手的操作下,搭载田间精准定位系统的多旋翼无人机腾空而起,正在高效参与春耕作业。
这是4月初,在江西省高安市石脑镇梅江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发生的一幕。无人机直播新技术的应用给春播提供了新路径。相较于传统抛插秧,无人机水稻直播每亩只需3—5分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稻种植的劳动强度,并且省去了育秧与插秧两个环节,播种均匀度也更高。
对于高安种粮大户丁旦来说,这是他所在的合作社正式在早稻种植中启用无人机直播的第一年。在此之前,他已将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带到农田之中,率先过了一把农业“黑科技”的瘾。
2016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拿到消费者市场学的硕士学位后,丁旦打定主意返乡,决定帮父母做好“高安大米”的品牌。而当时,他的这个决定却让母亲王秀萍很不理解。
“送你出国读书,为的不是让你回来之后继续跟我做农业呀!”王秀萍跟儿子有过争吵。农业苦,利润薄,她比谁都清楚,眼看着丁旦心意已决,王秀萍拗不过,最终还是同意了儿子的选择。
但在返乡之前,母亲说服丁旦先去大城市的企业就职锻炼,开拓眼界,积累一些经验后再回来跟着自己做农业,她担心自己学历有限,能教给丁旦的不多。“‘你直接回来只会跟着我的老路走,出国学习的成果也会打折扣。先去跟别人学学,看看大企业是如何运作的,学好了再回来’,这是母亲当时对我提出的要求,现在回头看确实非常有先见之明。”丁旦感慨地说。
在上海积累了两年品牌传播策划的工作经验后,丁旦终于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土地。面对当时公司旗下的荷悦合作社种植面积只有2000亩的现状,他主动请缨,承担起流转石脑镇、汪家圩等周边乡镇土地的工作。
“他真的是要种田?”
眼前这个“喝过洋墨水”的斯文年轻人让不少村民起了疑,担心他另有所图。丁旦连夜将土地用途与规划写明、打印出来,装订成册送到了村民手中,还邀请村民代表到公司参观考察,打消了他们心中的疑虑。一家家农户走访、一声声“大伯”“大妈”叫着,唠起家常的丁旦宛如乡亲们的自家人。村民们终于被丁旦的诚意打动,纷纷签订流转协议,不到4个月的时间,流转面积就达到了8000亩。
随着农田面积的扩大,丁旦愈发意识到机械化生产迫在眉睫,必须要借助先进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荷悦种植基地带动了周边6000多农户参与工作,而这些农户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数据背后的隐忧让他无法忽视,“10年后谁来做这些工作?所以一旦有新的技术,无论成熟与否,我们必须去接触、去了解、去摸索,采用高科技的农业手段才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
去年,他在基地里建起了1000平方米的玻璃大棚、2300平方米的连栋温室大棚,还引进了全自动播种流水线,运用先进的育秧栽培模式进行统一催芽、播种与育秧。有的订单户发现丁旦这里催芽效果好,宁愿驱车40多分钟,也要把种子拉来催芽,之后再回去播种。他还组建了农机团队,9名成员全是“90后”,并先后购入3台旋耕机、7台插秧机、6台收割机与3台无人植保机,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不断“尝鲜”新科技的丁旦,看到了智慧农业背后的巨大潜能,也看到了蕴含其中的丰收希望。
今年,丁旦早早做好了打算,他准备在800亩的试验基地里安装农田传感器,精准测量土质、水温、降雨量等数据并上传后台系统,使生长数据可精准查询。
“有了科技助力,消费者扫码就能溯源这一粒粒米的生长全周期。了解更清楚,才能吃得更放心!”
“智慧农场”与有机种植
受父亲韩惠成影响,四川姑娘韩绪对土地有着一份深深眷恋。父亲每天都会去农场,韩绪也养成了这个习惯——“忙完工作,从办公室走出去,走到大自然中去,我们对土地与蔬菜确实有份独特感情。”
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安西镇柏杨村,位于省农业博览园之内、占地1000余亩的中以津惠智慧农场远近闻名。父亲是开创智慧农场的造梦人,而在英国求学5年、硕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韩绪,则是把父亲有机农业蓝图变成现实的关键推手。
智慧农场是与以色列合作共建的农业项目,在全面引进以色列和荷兰的高科技温室大棚技术之后,高度智能化的生长环节把控,是维护好“舌尖上品质”的核心。
光引来技术还不够,还得有高质量人才做支撑。安东尼,便是韩绪挖空心思成功“挖角”的以色列农学家之一。“安东尼农学技术与经验非常丰富,来新津之前,他一直在为阿联酋迪拜市政府工作,种植有机小番茄。他的到来是团队的强劲助力。”韩绪说。
她还给安东尼配了一名毕业于四川理工大学的“新农人”学员,专门跟着他学技术。学员不负所望,不仅掌握的农学技术日趋成熟,英语水平也跟着得到了提高。
现在,智慧农场的参观者常常络绎不绝。按照不同生长阶段,通过LED补光、智能温控、智能浇灌、智能鼓风、营养输送等几大系统,供给农作物所需的光照、水分、温度与营养,实现自动化跟踪培育。韩绪向一批又一批参观者讲解智慧农场每一处“玄机”所在,她喜欢这个角色,每一次讲解也像在播撒一粒粒种子,让科技含量更高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参观者心中生根发芽。这个现代农业园里的一幕幕,展示了高科技农业生产蓬勃的生命力,以及它未来可能实现的更大可能性。
正是得益于这套成熟的智能化系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农场的固定产出并未受到影响。“疫情之中,科技农场给了我很好的反馈,帮了大忙。比如说,我们的精准滴灌系统是全电脑控制,无论操控者在哪里都不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2月初,面对当地居民受疫情影响出门采购不便的情况,韩绪和同事做起了爱心义务配送有机蔬菜的业务。以1元1斤的价格,将蔬菜以无接触配送的方式送至新津城内各小区。短短四五天,15000余斤蔬菜全部售空。
韩绪说,这次新冠疫情给她带来了更多思考,也希望在未来销售板块中做更多线上尝试。“现在我们最主要的营销策略还是口碑营销,希望消费者先到农场实地看到蔬菜的生长环境,再通过产品口感而认可我们的产品,成为回头客。接下来,转线上的步伐会加快。”
接手农场以来,这个“95后”的年轻创业者像一架桥梁,联通中外,但磨合的过程也伴随着挑战。“让中外更好融合,引进的技术能在国内生根发芽,这也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过程。我在国外待了几年,可以理解父亲的想法,也对外国人的思维有所了解,一边做父亲的工作,一边做外国员工的工作,其中难免磕碰,还是得多些彼此理解,才能破解‘水土不服’。”在她看来,这也是海归的优势所在。
大数据中的细耕农业
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26号是中关村创业大厦的所在地,这里聚集着许许多多身怀创业梦想的青年人。2017年,留美回国的杨润勃,也把这里作为自己创业的第一站,倾力打造精禾农业大数据品牌。
“通过建立农业大数据驱动的智能生产模式,提供从种到收的生产精准决策,让农田产出实现最大效益,让农民种地能赚钱、多赚钱。”回国之初,带着让每一寸耕地发挥出最优效益的信念,杨润勃与团队奔向了广袤的中国乡村。
“我家的麦子从年前到过完年都长得特别好,就是从2月下旬打完药后开始发黄,这是咋回事?附近还有一家种粮大户400亩的地,也遇到了跟我一样的情况。”突发药害,急坏了山东邹平明集镇邢家村的种植大户郭念通。
3月初,杨润勃与同事们收到了郭念通的求助信息,他家882亩的冬小麦自年后打药后黄得厉害,情况若得不到好转将有巨大损害。精禾团队立刻通过卫星遥感的大数据分析,为郭念通制定了解决方案。在经过与农业专家、农资商、农户的多次探讨后,精禾团队确定老郭遇到的问题原因在于用药配比有误,喷洒方式、气温与水量也没有得到精准控制。精禾联合创始人陈雅锐告诉记者,找出“病因”后,他们为老郭制定了解决药害与补充营养“两步走”的实施方案,如今田间情况已有部分好转。
距离山东近4000公里之遥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创锦农资有限公司通过精禾研发的“精准农业大数据”技术,在疫情期间推出了“战疫情、备春耕”服务,创新农资营销和服务方式,帮助客户及时了解地块情况,提前部署春耕工作,有效辐射到了12万亩土地。
据杨润勃介绍,如今在精禾大数据云平台中,已有包含智能田间监测、智能整地、智能播种、智能变量施肥、智能施药、智能灌溉与智能收割等在内的7项系统,能够为农民和农业合作企业用户定制高效、可持续化的环境友好型农田决策管理方案。创业3年,他们已为超过208万亩农田提供了数字化农业服务,覆盖黑龙江、吉林、内蒙、山东等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大数据将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杨润勃说,有了大数据支撑,农业可以很“酷”。“看天吃饭”早已变成了“知天而作”。
“无人农机”驶向未来
2018年,首席科学家吴迪离开大疆公司,正式作为创始人之一成立丰疆智能,研发国产智能农用机器人。他在瑞典林雪平大学获得集成电路设计博士学位,已在芯片、机器人领域打拼了近20年。
一年后的春天,公司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无人插秧机”正式问世。插秧机可以同时接收卫星导航和基站的定位信号,算出更精准的位置信息,误差可控制在2.5厘米内。更为重要的是,无人插秧机不仅价格与传统机器相差无几,还能够帮农户节省一笔机手雇佣费用。因为操作门槛不高,普通农户稍加教学都能很快上手。吴迪笑称,用手机操作农机的过程,其实跟玩游戏很像,因此方便易学。
“农机还是外国的好用,国产的不行,我上过当。”
无人插秧机面世后的宣讲第一站定在了黑龙江,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一个老大爷的这句话给吴迪和团队浇了一盆冷水。
吴迪向这位大爷保证,机器如果不好使可以直接退货,还会有现金赔偿。望着面前这支专业的创业团队,老大爷决定订一台试试。
操作简单、机器灵敏,大爷赞不绝口,订购的人越来越多,无人插秧机打开了销路。半年后,吴迪与团队又推出了无人收割机和无人拖拉机。
“我们是一个机器人公司,创业的目标就是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农业是最先落地的应用场景。农林牧渔,针对每个环节,我们都基于自身的研发能力引入智能化和无人化的产品,来释放行业内的传统劳动力,改善大家的工作环境,同时,提高行业的标准化和集约化作业水平。”吴迪说。
在吴迪看来,农业的智能化是迈向未来的必由之路,而若想让农村的生产力产生革命性变化,只能靠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中国可以在农机、农林牧渔的智能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农林牧渔的从业者,能够花更少的钱实现更先进的自动化。”
而今,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等全国多个地区,都能看到丰疆智能农机在田间运转忙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吴迪心中,一直有一幅“无人农场”的蓝图。“将农场的三维模型建好,这相当于农机自动驾驶的精准地图。按照农户的作业计划,农机自动开出、作业。我不必一定要待在控制室里,我可以开车去别的地方处理事情。这是真正未来‘无人农场’的样子。”
相关新闻
- 2020-04-22高三开学倒计时 北京如何高质量备战
- 2020-04-22世赛获奖选手符合条件可保送高校深造
- 2020-04-22来自疫情重灾区的创业调查:武汉大学生创业者最想要什么
- 2020-04-22全面消杀、购足物资、安排教师双检测——湖北省各地学校积极准备复学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