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做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
[摘 要]正确把握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内涵,做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凸显价值引领,有效地实施课程思政。完善提升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需要高校领导高度重视,拓展课程思政平台,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师
2016年,上海教育领域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率先提出“课程思政”概念。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2018年起,各地高校均已全面启动课程思政的理论研讨和教学改革实践。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深刻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教改效果,高校应该让教师在课程思政教改中找到自信与从容,完善提升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
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活或融入课程教学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强化显性思政,优化隐性思政,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016年,上海高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线,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把课程思政纳入整体学校规划和课程体系,构建融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等多类课程于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转型。第一,课程思政是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人文社科、自然科学都可以依托其学科领域知识与实践方法的积蕴,将价值引领融入知识传授,实现知识与价值教育的双重功能。第二,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设置理念,思政课程是一门或一类具体的课程,课程思政不能取代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也不应简单转向思政化。第三,上海方案将思政课作为“内圈”,体现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由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等组成的综合素养课程则作为“中圈”,注重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突出价值引领;专业课程作为“外圈”,则既重知识传授又有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
课程思政丰富与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拓展至所有课程,内容延伸为全方位思政内容体系,各类各门课程将思政育人目标贯穿于各类课程教育的全过程,让各学科教学最终回归到“育人”本真,以课程本体认识为突破口,以所教课程的知识为载体,将体现时代特征的思政内容蕴含在丰富的学科知识及课程体系中,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它突破了思政教育过于集中于思政课的瓶颈,缓解思政课的“孤岛化”困境,挖掘每一门课程内蕴的独特思政价值,让学生的政治成长与知识增长相辅相成。课程思政致力于多环节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可吸引多部门各类人员参与,让思政教育更宽广。
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责任与使命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之一,也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抓手。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指明了方向。教师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以及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把控能力等,都深刻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1.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第一,思政课教师从事的是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工作,其职责就是要把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转变成当代大学生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的承担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首先明道信道,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第二,思政课教师必须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真心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教师才有可能以情感人;只有掌握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教师才有可能以事载道、以事明理;只有深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师才能把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只有努力达到“六个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才能打动学生,赢得学生,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所学理论“有用”且“有趣”。
2.凸显价值引领,提升课程育人效果
第一,教师精准赋予课程意义。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入手,引导大学生掌握甄别能力,学会筛选和处理信息。教师通过讲故事,寻找学生习以为常的概念与教师宏大叙事话语之间的转换点,将故事中隐含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多学科教师共同来到课堂,联袂授课,让不同学科话语拓展大学生看问题的角度、高度和深度。第二,教师精巧设计教学内容。每堂课密切关注现实问题,通过环环相扣的话题导引,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第三,教师精妙阐释文化自信。通过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增进学生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第四,教师精确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尤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3.强化德育意识,自觉且有效地实施课程思政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尤其需要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且有效地在专业课教学中隐性“植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一,强化育德意识。教师教书育人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是课堂教学,专业课教师同样也是意识形态的传承主体。教师理应自觉地成为意识形态的传承主体,必须带领学生完成对课程目标的理解与意义建构。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专业课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增强课程的理论厚度、思想深度和情感温度,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课程中。
第二,提升育人能力。思政课的显性教育与专业课程的隐性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专业课教师同样也可以围绕“四个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优秀专业课教师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是育人的重要方式,是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契合学生对价值观的内化,能够提升学生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专业课教师应立足学科优势找寻专业概念、理论和案例中的思政要素,发现思政要素投射点,在专业课程内激活或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提升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
4.提升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与驾驭能力,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提升对课程的理解与驾驭能力,具体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要在各类课程的“绪论”中对课程思政完成意义建构。课程的“绪论”中有概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因此,“绪论”经常也被认为是课程的导航。“绪论”能体现出教师的学科纵深感和知识宽广度,以及教师对课程的整体理解和驾驭课程能力。教师在课程的“绪论”中要讲述课程由来、课程现状、课程重要问题及发展趋势等,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理论和实践等多个视角讲清道理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如人文社科专业课教师可对国内外有关学术思想和观点作理性梳理,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现实,用课程传播思想,完成价值引领,切实体现育人功效。人文社科专业课教师在讲授政治学、法学、新闻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课程时,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着的中华文化智慧,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地融入课程。自然科学专业课教师可以呼应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前沿科研成果或先进技术,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然科学专业课教师可从学科特点出发,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和世界,尊重专业课知识体系,用中国科学家报效国家的奉献精神,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5.创新育人方法,使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有温度、润物细无声
专业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种好责任田”的同时,应积极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如采取问题引导、合作交流、网上网下混合式教学等方法,在润物无声中切实完成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由于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有充足的交流互动机会,无论是课程教学还是院系活动,无论课外作业、答疑辅导还是项目与论文指导,专业课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之外的多元生活和学习情境中“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专业课教师要更好地以身作则,把敬业爱岗报效国家的价值取向传递给学生,用家国情怀、人格魅力与渊博学识赢得学生。
完善提升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
做好课程思政教改,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提升重视程度,也需要完善相关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
第一,高校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保证学校领导带头讲好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要求,“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同志要积极到学校去讲思政课。”因此,高校应建立校领导带头讲好思政课的制度,同时,引领院系领导结合学术所长带头从事课程思政教改。高校领导的行动表率既可以在全校形成自上而下重视课程思政的浓厚氛围,又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第二,完善课程思政平台建设,加强针对教师的专题培训。如上海已启动课程思政领航高校、领航学院、领航团队和领航课程申报和遴选,为课程思政的全面展开提供了新平台。上海也已构建市、校两级有机联动的培训体系,市级层面负责研制培训方案、开发培训教材,对全市二级学院院长、参与“课程试点”的专业课骨干教师等开展分层分类的专题培训,使各类教师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思政内涵、原则与实施路径等方面的理解。
第三,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教改主体作用,设计制度,研制政策,激发各级各类高校教师从事课程思政教改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各高校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形成部门、院系参与和协同运作的“大思政”格局,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研修与培训,通过考评和激励,多方发力,使课程思政工作常态化,让更多教师在课程思政活动中得到愉悦体验。一是加强新入职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培训;二是教师发展中心与所在院系签订课程思政主体责任书,针对教师业务能力建立培训和考核机制;三是建立综合素养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等不同主体间的结对机制,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相得益彰、同向同行;四是建立任课教师与教务处、考评办、信息办、宣传部等部门之间密切联系的制度,用信息化校园平台作数据支持,设计教学小程序,教师发布教学案例,学生撰写课后收获,教务处对接课程服务,考评办作出质量评估反馈,宣传部挖掘教改典型予以及时报道,通过大数据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形成大思政协同育人效应。
第四,建强“中央厨房”,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学支持。如上海大学已率先通过“中央厨房”,整合校院优质教师资源,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滚动开课,给参与课程思政教改的教师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融通合作,继续用“源动力”激发并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加盟课程思政卓越团队,让一批又一批教师得到成长。
[本文为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员育人:“同向同行”的平台设计与教师组织——以“大国方略”系列课程为例(项目批准号:17JDSZ1013)的研究成果]
【作者顾晓英,单位:上海大学】
原载2020年第6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相关新闻
- 2020-04-29怎样理解精英教育
- 2020-04-29协商民主具有世界意义
- 2020-04-29坚守大学初心 力促学生成长
- 2020-04-24疫情期间别喝粥?战疫早餐应该这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