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教频道 >> 今日聚焦

首都高校为战疫贡献科技力量

20-05-18 09:55 来源:现代教育报 编辑:王莉文

  首都高校为战疫贡献科技力量

  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疫情面前,首都高校迅速响应,集中科研力量,攻克技术难题。从支持临床一线所需的医药设备到利用大数据绘制疫情动态地图辅助分析决策,从可重复使用口罩到智能机器巡防......首都高校以科技智慧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强大的动能。

  创新医药装备供给抗疫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多家单位迅速开展疫苗的研制工作。北京大学谢晓亮团队也迅速与合作单位联合展开攻关研究,他们在国际上率先将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运用到在康复期病人血液中寻找中和抗体,大幅提升中和抗体寻找效率。

  据了解,中和抗体不仅有望成为治疗的特效药,也可以为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提供3周~3个月短期预防。目前,该研究团队已经从60个康复期病人的血浆里的8400个结合病毒的抗体序列中,找到14个高活性的中和抗体。接下来,他们将从这14个候选抗体中找到最理想的特效抗体制成药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个科研团队在病毒核酸检测、疫苗药物研发人工心肺制造、人体监护设备开发等相关领域也有突破。该校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常凌乾教授团队仅用两周时间就成功研制出快速、高灵敏度的多参数新型核酸检测芯片,不仅能够应用于新冠病毒的快速检测,还可推广用于其他多种病毒、细菌的检测和研究。

  同样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樊瑜波、邓小燕教授指导下,该校陈增胜副教授与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研究者组成研发小组,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便携式人工心肺ECMO。新一代便携式体外人工心肺系统,可缓解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中高端医疗器械严重缺乏的现状,为集中爆发“新冠”“甲流”“非典”等传染病重症救治提供核心解决方案。

  绘制动态地图服务疫情防控

  数读疫情,鉴古知今。北京大学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实验室袁晓如老师带领同学们在全国各地分工协作,密切针对疫情的发展变化,研发完成了一系列疫情可视化的工作。疫情可视化动态分析图包含了疫情变化晴雨表、各地对口支援湖北地图、各地疫情信息图和各类交互式疫情地图等。公众可在微信疫情专区的“新视角看数据,多维度懂疫情”模块中直观地对比各地最新疫情变化形势。

  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成立了“图说疫情科研团队”,该团队在院长杜明义的带领下,由4位教师与36位研究生、本科生组成。团队师生发挥在空间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方面的优势,制作疫情蔓延分析地图,并形成了“Bucea-图说疫情”系列专题,每日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推送。

  为了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火神山、雷神山等传染病医院都采取负压病房,并利用专门的排风系统向室外排出病房内受污染的空气。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许镇带领5名研究生组成课题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参与了由清华大学主导的抗疫医院排风环境污染快速分析的联合科技攻关,为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排风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在相关设计单位支持下,许镇课题组在除夕当天就组织研究生开会讨论,与时间赛跑。凭借前期的技术积累和连续奋战,仅用短短3天时间,他们就联合研发了建模快速、分析高效、可视化清晰、开源免费的排风环境污染快速分析方法及程序,满足了建筑设计需求。

  科研攻关打造战疫“利器”

  防止疫情蔓延,综合防控措施至关重要。由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牵头,校内多个院系专家组成的医工结合攻关“战疫突击队”,围绕抗击疫情需求,紧急研发出集成居民个人自测评估、社区疫情智能防控、智能分诊等8项智能技术产品为一体的“清华COVID-19智能防控系统”,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该系统以临床医学为基础,综合应用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在武汉市多地的抗疫工作中。目前,该系统已推出国际版本,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口罩一度成为急需而又难觅的“紧俏货”。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教授团队聚焦这一难题,紧急研发出了可重复使用的防护口罩,并被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式立项“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为疫情防控解决燃眉之急。

  据了解,张立群团队研发出的这种高荷载电荷/高抗静电衰减、抑菌、抗老化三合一的新材料,也是聚丙烯基体的熔喷纤维材料,用它生产出来的口罩不仅可以重复使用,还易于长期保存。如果按照一天佩戴8个小时来计算,使用这种新材料口罩至少可以使用三天。相当于把传统意义上的一次性口罩的寿命延长了3~6倍。该项技术已经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可支持未来我国公共卫生安全机构实施口罩等关键防疫物资的战略存储,为更好地应对未来公共卫生风险提供保障。

  技术融合助力复工复产

  近日,在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由该校与某科技公司研制的5G云控防疫监测无人配送车“小酷”正式上岗。无人配送车“小酷”能测温、会报警,还能独立配送物资,可通过遥控操作或自主循迹的方式实现非接触远程物资运输与配送功能,可妥善收纳防护品、工作人员餐食、防疫宣传品等,其有效承载能力可达300kg,续航距离能达到60km,满电情况下防疫监测功能可连续工作10个小时。

  北京邮电大学的校园中也有这样萌态可掬的“巡防员”——“北邮一号”,它凭借地图同步构建定位、动态路径规划、深度学习智能大脑和视频智能分析等先进技术,发挥自主巡逻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疫情防控期间因人员流动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作为一款具备5G+AI能力的智能安防机器人,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动态导航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苏中教授团队自2020年2月15日起紧急研制出“在线式双模人群体温筛查仪”和“非接触快速手持式红外体温测量仪”,利用红外测温及微光人体识别技术,实现了远距离在线式非接触人体测温,可用于人员出入密集的场所进行快速大面积体温筛查,提高疫情防控效率。目前,“非接触快速手持式红外体温测量仪”已实现量产,为北京市和山西省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多家单位提供装备支持。

  同样为疫情体温筛查贡献科技力量的还有华北电力大学。近日,由该校扬中智能电气研究中心研发的“测温人脸门禁考勤一体机M5T”正式上市。该设备在原有的智能视频基础和门禁技术上,新增加了红外测温技术,能够1秒内非接触式地测量体温,实现快速筛查,避免交叉感染,一览掌握全员健康信息。据悉,此门禁设备已经申请北京科委和北京市教委项目,并与多家单位达成合作关系,助力企业复产复工。

  记者 赵艳国 实习记者 张劲

  来源:现代教育报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州二中雁滩新校今年7月竣工 今秋计划招生14个班700人 兰州二中雁滩新校今年7月竣工 今秋计划招生14个班700人
  • 【视点】敦煌壁画的再创作临摹——简评高山的敦煌画 【视点】敦煌壁画的再创作临摹——简评高山的敦煌画
  • 走进中国旅游避暑胜地武威 走进中国旅游避暑胜地武威
  • “益民出行”获酒泉市首个网约车经营许可 “益民出行”获酒泉市首个网约车经营许可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马忠明委员:让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马忠明委员:让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杨海蓉代表:关注祁连山热爱美丽家园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杨海蓉代表:关注祁连山热爱美丽家园
  • 锦绣中华 民族一家 民族服饰风俗展亮相 锦绣中华 民族一家 民族服饰风俗展亮相
  • “刘大厨喊你来吃饭” 天水一幼儿园临时“转行”卖早点 “刘大厨喊你来吃饭” 天水一幼儿园临时“转行”卖早点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砖雕文化专委会秘书
2   临夏州林下经济发展稳步推进
3   马相忠主持召开州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脱
4   机关单位内部信息外泄案件观察
5   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统考25日
6   兰州市续建重大项目全部复工
7   4月甘肃省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和业务总量
8   今年底甘肃省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
9   抢时间 稳价格 抓补救——卓尼县抗击“
10   老何的“蔬菜致富经”
11   背水一战打赢脱贫攻坚最后一役——访定
12   坚定信心不动摇——甘肃省干部群众以昂
13   嘉峪关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14   20日“市长带你吃遍金城”将在线上平台
15   校园新鲜事丨葫芦娃人小本领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