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如何改变留学选择
新冠疫情如何改变留学选择
纵观全球疫情版图,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成为新冠病毒的传播平台,人员流动成为其最主要的传播因素。海外华人华侨和广大留学人员向武汉和湖北捐赠财物、医疗和防疫物品,体现了海外儿女对祖国的牵挂和报国情怀。随着疫情在欧美等国的迅速蔓延,大量留学生特别是众多低龄留学生面临滞留海外、有家难回的困境。对此,我国教育部和驻外使领馆出台防控措施、发放健康包,国内家长也自发组织起来,向广大留学人员寄送药品和防护用品,体现了祖国母亲对儿女的关爱和保护。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为国际教育和出国与来华留学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留学目的地国何时解封,还要不要送孩子出国留学,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如何、空间多大,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中国迈进世界舞台中心,为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这场人类与病毒的生死较量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可以说认识不足、决策不当,把新冠病毒当作普通流感,致使疫情在纽约、罗马等大城市蔓延,即便是拥有丰富人力、财力和权利的美国疾控中心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同时,这也反映出文化理念的差异,比如说在戴口罩问题上就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理念。
在这场战“疫”中,中国政府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方案、中国精神、中国效率、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在积极抓好国内防控的同时,中国还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急需的抗疫物资援助。疫情推动了教育文化的理解与融合。欧美国家对中国的疫情防控和文化理念、行为方式从不理解、不屑一顾到慢慢理解并逐步接受,包括中医药、戴口罩、隔离、封城等。
在此期间,广大留学人员、家长甚至整个家庭和朋友、老师、学校以及所在社区进行广泛的、深入的沟通交流,相互理解谅解,各国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也在积极为国际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便利,尽量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通过这场疫情,人们对国际教育的理念和意义以及面对可能出现的全球性灾难时协同作战的能力与意识都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对21世纪人才需求和能力建设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对留学意义和职业发展,对人生目标与价值、责任与担当甚至是牺牲精神都有了进一步反思。这一切都为出国留学和国际教育创造了很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线教育作用凸显,课堂无处不在
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创新与人类应对疫情的过程相伴而行。居家提升了思维,封闭静谧了心态。疫情之下,线上教育包括在线课程、招生录取、评估认证、视频会议、网络交流、免费教育资源乃至影视旅游和博物馆资源的开放,现代手段的教学与科研和交流合作正在改变教育的运营、教学和科研方式,倒逼教育技术的改革创新。疫情得不到控制,这种状况还会持续。即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学校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及线管人员也可能已经习惯于这种方式。
3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球发布远程教学解决方案,推荐了世界范围内可免费获取的27个学习应用程序和平台,爱课程网、阿里钉钉、蓝墨云班课入选。近日,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推出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的居家测试方案。国际英语水平测试(iTEP)暂时放宽了对测试中心的要求,启动网络监考方案。国际英语水平测试宣布从3月17日起开放居家测试通道;提供托福网考及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美国考试服务中心则于3月26日起开放居家测试解决方案。今年3月,多邻国(Duolingo)英语测试表示,一批美国院校已经同意在国际招生中承认该项考试的成绩。雅思和培生也通过引入额外的健康和安全预防措施,以确保仍在进行考试地区的应试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根据我国教育部发布的信息,截至5月8日,全国在线开学的普通高校共计1454所,103万名教师开设107万门、1226万门次在线课程,参加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达23亿人次。教育部组织37家在线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率先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在线课程,带动了110余个社会和高校平台主动参与。
维护国际学生利益,给国际流动人员一颗“定心丸”
为了维护国家和学校的声誉及留学目的国的地位,保护国际学生的利益和吸引更多的优秀国际学生,争取更多的人员流动国际市场份额,世界各国和教育机构,特别是留学目的地国及各类教育机构都在反思,并制定新的战略、出台新的政策,包括签证移民、招生录取、学历学位认证,提升国际教育的竞争力,争夺稀缺的国际生源。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教育资源的优化、未来新移民政策的出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中医在疫情防控和救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将使来华留学经过短期的下滑后迎来持续的增长。
未来,只有具备国际视野的教育科研系统和创新科研成果才会把不同国家的人才和顶尖科研人员联系在一起,并以更加多元、或完全数字化的方式反馈给学生。近期英国推出新的积分制签证(2021年1月生效),平等对待欧盟和非欧盟公民,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促进经济和社区的发展。今年年初,德国联邦教研部批准了新一轮“职业资格认证计划”,以吸引更多海外专业人才。对非欧盟国家的专业人才来说,获得职业资格认证是前往德国工作的必要前提。德国《专业人才移民法》2020年3月1日生效,为非欧盟国家的专业人才移居德国奠定了法律基础。
据我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介绍,教育部保持与有关国家政府部门和学校的沟通交涉,建立了中日、中韩教育部门疫情防控协调机制等,共同维护留学人员正当权益。针对部分国家政府和学校采取的管控措施,特别是停课、封校、封宿舍,以及部分留学人员遇到的签证过期等问题,教育部指导驻外使领馆加强沟通、交涉,敦促学校合理安排中国留学人员的学习和生活。4月2日,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成立,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新型公共卫生与健康学科、培养未来引领国际公共健康事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国际学生流动会出现下滑,留学目的和意义正在转变
人类与病毒的这场生死决战,所涉及的人力、物力投入和造成的损失巨大。疫情可能会带来世界格局的变化,并影响到人的行为方式、价值理念、教育科研、国际合作。世界经济下滑会引起教育资源不足、学费上涨、疫情终结难以预料,也会给出国留学带来困难,担心和疑虑比困难阻力更大,国际学生流动会出现下滑。留学政策与环境、留学安全与保险会有更高的要求,院校与留学机构、学生与家长都要做好准备。
中国、韩国、日本疫情发生蔓延得早、控制得早,经济复苏也会早于其他国家。此外,这些国家的教育科研实力也必将进一步加强。因此,这些国家的学生要比世界其他地区的学生更早走出国门,同时这些国家也会成为国际学生青睐的留学目的地国。这将导致学生流动的方向发生变化。
对于英语国家来说,长久以来作为卖方市场的国际教育产业将不得不在市场中争夺稀缺的国际生源,市场竞争也将比之前更大。而面临众多选择、众多诱惑,选择是一种能力,包括如何选择国别、学校、专业、职业乃至人生。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出国留学生,总把自己当作一粒撒在国外的种子,无论身在何处,根仍然在中国,也往往把修齐治平的儒雅、内敛、涵养作为美德。他们将凭借自己的才学和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越国界、跨越文化差异,随处安身立命、成为精英。
(作者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教育交流》杂志执行主编、齐鲁理工学院副院长)
《中国教育报》2020年05月22日第6版
相关新闻
- 2020-05-22高质量发展亚太地区研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采访小记
- 2020-05-22今明两年高职扩招200万人,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 2020-05-22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
- 2020-05-22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