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立益委员:深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改革 调出编制优先用于教师需求
戴立益委员:深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改革 调出编制优先用于教师需求
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戴立益
1、进一步完善编制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在试点基础上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明确县级编制部门负责制定编制标准、核定编制总量,人社部门负责核定岗位总量,教育部门负责在总量内统筹师资配置。二是缩短编制核定周期。将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的周期缩短至一年,动态适应学龄人口的增减变化。三是结合各类学校实际情况完善编制标准。科学评估各级各类教师队伍需求总量,统筹考虑教师定期参加培训、休产假、寄宿制学校、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等因素,核增编制数。
2、不断提高编制使用效益
一是充分把握外部政策机遇,推动编制跨地区、跨行业调整。根据2018年中央4号文件要求,对其他事业单位的减员增效,调出编制优先用于教师需求。在全国层面加强编制资源的统筹配置,推动编制资源向人口流入区县倾斜。二是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采用学校管理改革的方式提高人员使用效益,这有利于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形成激励机制,建议加以挖掘和推广。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课时量在中小学教师考核评价和职称评聘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对专任教师在岗不上课或课时量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聘期考核、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予以约束。
3、完善教职工聘任制度,回归“编制”的制度初衷
一是规范教职工聘任制度。明确教职工聘任的条件、程序以及各方权责关系,强化聘任制度的作用和功能。二是完善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机制。以聘任合同内的岗位职责作为考核依据,通过低聘、转岗、解聘的方式,逐步淘汰不合格教师。三是推动编制内外工资与社保制度逐步并轨。在保证准入条件统一的前提下,保障编制内外教师同工同酬。逐步推动事业单位聘任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四是构建平等的职业发展平台。畅通聘期内非在编教师的职业发展渠道,使其与在编教师享有同等的职称评聘、专业培训、评优评先、交流轮岗机会。通过以上措施,最终构建中国特色的兼有市场化活力和政府宏观调控优势的灵活、自主、本土化的教职工人事管理制度。(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戴立益)
相关新闻
- 2020-05-26民进中央建议:完善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惩戒机制
- 2020-05-26丁列明代表建议:将脊柱健康纳入全国中小学生体检项目
- 2020-05-26潘惠丽委员:出台编制标准 解决公办幼儿园编制问题
- 2020-05-26未成年人开房需报备!杭州这个地方的新规上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