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运行 求质量 转危为机推动形成高水平教育教学新模式
原标题:保运行 求质量 转危为机推动形成高水平教育教学新模式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落实“学校不停课、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的要求,高校普遍开展了大规模的实时、互动、异地、分散的在线教学,推动应急状态下教育资源供给方式变革,推动形成高水平教育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疫情防控;在线教学;高水平教育教学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今年2月份以来,教育部印发一系列文件,就做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落实“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的要求,努力将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全国高校普遍开展了办学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实时、互动、异地、分散的在线教学,推动“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的学习方式变革,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快了教育观念革命、课堂革命、技术革命、方法革命的探索步伐。
保运行 确保战时状态所有课程应开尽开
为有效应对疫情,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部署,北京工业大学在春节期间即做出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延期返校的预案。延期返校期间,在学生不离家、不返校的情况下,学校研究出台一套覆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全新且无先例可借鉴的应急预案,并迅速部署到位。
在顶层设计上,制定“一院一策”“一课一策”工作方案。学校经过反复研究,明确了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即原则上按照原定教学计划、依教学日历开展教学工作,以网络教学为主、辅助其他多种学习方式,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班级的教学要求,制定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毕业设计、实习实践在内的教学方案。同时,学校提前统计掌握所有任课教师的授课方式,为其开展网络授课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在常态工作机制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校、院、任课教师、班主任四级分工更明确、衔接更有序、运转更高效、执行更有力的工作体系。在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协助各学院完成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组织课程培训,及时收集反馈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对课程建设、过程考核、答疑讨论等各环节进行监督。各学院将课程安排责任清单细化到每个系所、每个班级、每门课程、每名学生和教职员工,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任课教师按照学校及学院要求,及时修订课程教学方案,做好网络课程设计,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与学习效果,抓好学生自主学习、课后作业、课程辅导和学习考核等教学环节。班主任协助任课教师做好学生学习指导工作,持续关注、了解本班级学生对网络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协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并及时反馈。全校上下精心准备、精准施策、精细指导,全力保障疫情期间教学工作有序运行。
在保障措施上,多措并举“建好课”“用好课”“管好课”。学校充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先选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确保网络教学资源最大限度满足网络教学需求。加强与学堂在线、超星尔雅、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慕课)等教学平台的沟通与协调,建立联络制度,安排专人提前与各平台的技术人员、管理层对接,对在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响应解决。学校了解适合不同专业特色的网络教学资源,广泛汇集各类在线学习资源,统一为授课教师配备所需的基本线上教学设备。同时,成立在线教学指导组、在线教学技术和资源保障组,建立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工作微信群,每个群安排至少两位平台技术人员、教务管理人员实时在线解答任课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制作系列使用指南,分为静态版本、有声版本和视频版本,方便授课教师查阅使用;开展授课教师网络教学培训,提倡老中青结对,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教学工具;组织云端交流和教研活动,便于教师讨论线上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分享成功经验;因课制宜,努力探索与网络教学相适应的授课、答疑、考试、互动方式,加大线上学习考核成绩所占比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在学校充分保障下,除270门课程因设备、场地限制暂时无法开设外,其他1773门本科生课程应开尽开。
在过程管理上,做到教学指导“不断线”,师生联系“不断档”。线上开学前,学校按照拟定方案和程序,开展在线教学摸底、试讲试听工作,从课堂规范、课程资源、教学设计、师生互动、指导答疑等多角度入手,全面了解教学开展情况,侧重问题诊断和指导反馈,帮助教师持续改进、提升教学效果。学校大力挖掘典型举措、典型案例,通过经验交流,助力在线课程建设。同时要求授课教师、班主任和学业导师切实做好学生学业辅导工作,共同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在制订教学计划和布置学习任务时,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特殊情况,做好特殊情况处理预案。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提醒、教学安排和要求,推送教与学的方法,解答师生疑问,引导师生同心协力克服网络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营造良好的氛围。针对在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在线授课有困难的教师,学校制定专门方案,主动提供各种帮助。同时,学校针对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主动发声,减少学生和家长的焦虑。班主任、辅导员、心理教师与学生保持密切沟通,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稳定情绪、增强信心。
求质量 抓好“四个注重” 实现学习目标
目前,线上教学步入正轨,各类在线课程平稳运行,授课教师开始进一步挖掘网络平台功能,积极开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研究,帮助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学校及时成立在线教学质量保障组,就网络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建立校院两级工作模式,通过校领导随机巡查、教学管理部门和各学院抽查、班主任和辅导员深入本班检查等途径开展多元督导。同时适时转变教学督导方式,坚持督导、指导与服务相结合,通过线上监督听课、线上教学材料查阅等方式,掌握课程开设情况;建立线上课程质量保障队伍和联动机制,加强教师与学生的管理与监督,做好教学检查,留存记录,及时反馈相关信息,确保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及时完成教学课件上传、作业布置、在线辅导、阶段考核等工作。学校以制度为牵引,明确在线教学的行为规范和效果要求,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同时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将关注点从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转向教师“如何教得好”、学生“如何学得好”,确保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主动转变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传统课堂相比,线上教学缺少面对面互动,教师难以掌握学生学习成效。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任课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和改变教学模式,围绕教学目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入手,合理分配时间,科学划分知识点,确保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加快推进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在每节课中进一步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配合这些知识点设计启发式、探究式的作业及测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订妥善的学习计划,加强对学习时间的管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云调查”,收集意见建议。过去一段时间,学校在认真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在线收集了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关于“延学不停学”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5014份,适时发布了在线教学质量报告。学校进行学生学习行为和体验偏好的全数据跟踪,及时掌握教态学情,考察学生出勤与课堂互动讨论情况,并将研究成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学院和教师,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优化,保证线上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应线上教学,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拥有较好的课程体验,对教师和教学效果满意度较高。与此同时,在线教学还存在授课平台卡顿、不流畅,平台种类较多、切换较为频繁,学习资源略显分散,部分课程互动不充分,学习动态难以掌握,以公式推导与分析为主的课程授课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
把握“四个注重”,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学校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注重加强师生互动,以任务和问题为牵引,引导学生线下利用时间主动学习,线上开展高质量讨论交流,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针对部分学生反馈的上课时容易走神、现场感较弱的问题,学校倡导教师积极营造良好的上课氛围,探索进一步发挥线上教学优势的方法。比如,通过线上讨论、答疑辅导、在线测验等方式,带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自主学习与教师主导结合得更加紧密。二是注重提升课程的挑战度。学校要求教师通过开展分组分群讨论、组织集中的主题汇报和研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课程学习的挑战度。三是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基本任务的同时,积极挖掘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巧妙融入在线课程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四是注重学习目标的达成。学校更多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能力提高了多少,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差异和特点,突出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学习的收获、效果和评价作为提高授课质量和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抓手。
促变革 推动形成高水平教育教学新模式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出“双万计划”,提出从2019年到2021年,完成4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6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500门左右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000门左右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认定工作。可以说,疫情下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得益于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的积累,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与学进一步改革创新。然而,疫情过后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如何促进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有机结合,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
全面采集数据,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科学评估。高校需要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对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进行细致摸底、精准分析,对学习质量和效果进行科学评估。针对学生没有透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补习,巩固知识点。对于开学后仍无法按时返校的学生、部分存在学业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做好预案,提前部署。针对毕业班学生,需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按照“一生一案”原则,灵活处理选题,优化完善教学安排,加强个性化指导,通过线上指导、进度跟踪、远程答辩等方式,有序开展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指导、答辩等工作,确保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各阶段任务。
以线上教学为契机,大力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此前部分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线上课程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且线上线下课程一体化建设尚未形成体系。疫情使广大教师在应急状态下不得不转向线上教学,并切身体会到在线教学的优势,逐渐熟悉和掌握在线授课的技术。可以预见的是,疫情结束后,在线课程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高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中的虚拟仿真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高校要以实际应用和效果提升为目标,推动在线课程普及。
推进“学习革命”,下好从并跑到领跑的战略先手棋。疫情期间大规模、成建制开展在线教学,体现了教育资源供给方式的变革,是对教育系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一次检验,对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这一场以信息技术融合为特征、以学为中心的教育变革,将为未来的教育范式注入新元素。在线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在线教学平台功能的完善,将极大地丰富学生的选择,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常态。高校要深刻总结疫情期间开展在线教学的经验,推动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慕课建设方案,深入推进教育观念革命、课堂革命、技术革命、方法革命,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变轨超车。
【作者:谢辉 刘幸函 王丹】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谢辉为党委书记】
原载2020年第7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相关新闻
- 2020-06-09留下美丽
- 2020-06-08京藏优质教育资源远程互动 两地师生“云上”同堂研学
- 2020-06-08全面复学复课后 倡导文明卫生、绿色健康新生活方式
- 2020-06-08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