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教频道 >> 箐箐校园

学生社团种太阳“种下希望”十五年

20-07-10 11: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王莉文

  原标题:学生社团种太阳“种下希望”十五年

  疫情尚未结束,短暂的返校时间里,武汉科大化工学院大四毕业生金朝正戴上一次性手套、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杀,与20多名师生志愿者一起,深入各大宿舍楼,来一场“绿色毕业季”旧物捐赠活动。他们先后捡到2000多个废瓶子,还有3000多斤旧图书和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这些将全转化成爱心募集。

  金朝正所在的志愿团队叫“种太阳”(全称为武汉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学生党总支种太阳爱心基金会——记者注)。今年是种太阳团队捡瓶子的第15个年头。

  武汉市东南方向120公里外的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贫困留守儿童较多。

  2005年年底,化工学院2003级学生党支部策划了一次“帮扶贫困中学生”主题党日活动,帮扶对象是阳新县大王初级中学的贫困孩子们。

  2003级学生党员田广中,自小在石家庄农村长大,父母靠种地供他上学。但第一次实地考察时,大王中学的场景还是让他和同学们感到震惊。学校的偏僻程度超乎大学生们的想象。一行人从武汉出发,下绿皮火车换大巴车,再换三轮车,最后走上山路,120公里足足花了5个多小时。

  “实在是太穷了。”田广中说,学校的泥巴操场坑坑洼洼,宿舍床铺由木板拼凑而成,冬天,窗户包一层薄膜用来御寒。吃水靠多年前驻军部队打的一口井。当地大多数适龄孩子只念到初中。在校的学生,每餐吃咸菜拌饭,衣服打满补丁,有不少人还打着赤脚,一周生活费仅有几元。当地的贫困现状、孩子们面临辍学的无奈,深深刺痛了大学生的内心。

  2003级学生党支部返校后,将走访的情况向学院老师作了汇报,老师鼓励他们在校园里开展公益募捐。武汉籍学生党员则联络中学母校,募集二手书籍、文体用品和衣物。

  “看到孩子们连饭都吃不饱,觉得自己以前拿到奖学金后就和室友大吃一顿,是一种罪恶。”田广中第一个捐出了自己当年的奖学金。

  在校大学生经济实力有限,捐款也不长久。2003级化工专业李莹带领同学们,到汉正街批发市场购回一些装饰品和生活用品,同时收集毕业班学生捐出的旧凉席、小风扇、收音机、台灯等进行义卖。

  历时两个月,学生党员们筹集了86袋衣物和4000余册书籍,募集到6000多元爱心资金。2006年7月,大家背着装满书籍和物资的行囊,一路辗转,送到大王中学。

  献完第一份爱心后,这群大学生却犯了难。“我们毕业走了后,那里的贫困学生怎么办,难道又重回原点?”

  有人提议,校园里每逢毕业季和节假日,同学们就会丢很多废瓶子,还有大量二手物品,可以捡来卖了换钱,并用这笔钱成立一个爱心基金,一届一届接力。

  在化工学院党委和老师们的支持下,在学院内发起成立了一个爱心奖学基金,起名“种太阳”,寓意“种下希望,像太阳一样光芒万丈”。核心成员包括院内学生和党员,面向全校招募志愿者。

  每逢开学季、毕业季和大型节假日,在武汉科大的校园里,带有“种太阳”标识的大学生志愿者,手拿编织袋,穿梭在楼道里、操场边、学生宿舍楼,寻遍每一个旮旯角落,将废瓶子一个个捡来,瓶子汇集在一起,数以万计堆成小山。捡瓶子换来的钱,都存入种太阳爱心基金账户。

  最初,种太阳团队在大王中学设立奖学金,奖励每个成绩有进步的孩子20元到60元。2008年开始,改为每年从初中毕业班学生中遴选一位成绩排名前10名且家庭贫困的孩子,精准资助,每年1000元,直到学生读完高中。

  然而,校园里的“生意”并不好做。家庭困难的保洁阿姨抱怨队员们抢了她们的“生意”,有同学质疑“协会在赚钱”,也有宿管员出于安全考虑不让志愿者进宿舍楼。

  校园公益之路的艰难考验着种太阳的队员们。他们尝试把收到的瓶子留一半给保洁阿姨;将贫困学生的生活现状拍下照片、张贴募捐的公益海报,到各学院各班级去宣讲大王中学的故事,也跟学校保卫部门沟通。

  “当地一个读初二的小女孩,家里墙上贴满奖状,可她最大的理想是表姐能够继续上学。因为表姐成绩更好。她准备念完初中就去打工,供表姐和弟弟上学。而我们的资助,能够帮她重返学堂。”种太阳团队将走访所见所闻,讲给身边的同学听,用真情换真心。

  “一分钱,看似不起眼,可积少成多,也能够做出大公益。”种太阳队员、2015级化工专业刘念感慨。

  2016年,废瓶子回收价格由5分钱降到4分钱。刘念带着负责财务的同学,与收废品的老板“唇枪舌战”几个小时,好不容易让对方把每个瓶子的回收价格增加了2分钱。“1万多个瓶子算下来,能增加几百元。这意味着,又能为一个孩子多募集到几个月的生活费”。

  在种太阳内部,越来越多的同学像田广中一样,捐出自己的奖学金。在其他学院,更多的大学生自愿加入。一项校园传统渐渐形成:同学们看到废瓶子,就捡来攒着,攒够一定数量,交给种太阳的志愿者。

  废瓶子零散不好堆放,同学们突发奇想,将废瓶子塞在阳台铁栅栏空隙处。五颜六色的饮料瓶高高挂在阳台上,从远处看,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捡起一个废瓶子,校园环境就会少一份污染。”在种太阳第十三届负责人包星洋看来,捡瓶子的过程中,同学们自发维护校园环境的意识渐渐增强。

  2018年,种太阳团队参与了香港环境保护协会“漂流瓶活动”,凭借巨大的瓶子回收数量和新颖的创意,荣获全国三等奖。

  校园公益助学的接力棒,在一届届种太阳人手中传承下来。

  00后大学生志愿者尤杰参与了捡瓶子活动。他跟着团队,一晚上跑了180多个宿舍,共捡到旧瓶子17254个、易拉罐356个。有些废瓶子里有没喝完的饮料,有的是从外卖垃圾袋里翻出来的,“味道让人有点想呕吐”。

  尤杰在省城长大,家庭条件优越,这是他第一次从垃圾堆里翻找废瓶子。“想到这是在为贫困中学生募集爱心基金,便不觉得累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于我们而言,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

  15年来,在种太阳一届届队员的影响下,武汉科大先后有3万多人次志愿者参与进来,累计捡瓶子130余万个,换得3.5万元爱心基金,累计资助150个孩子,其中精准资助家庭困难学生18名。

  大王中学是大王镇上唯一一所初级中学,孩子们的家分散较远。为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状况,队员们要走二十几里山路进行家访。资助名单也由多次走访及回访决定。

  走访中,队员们发现,农村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不懂学习内容,存在隔代教育障碍。没有家长的监督,孩子们很容易形成不重视学习的风气。而以往的主课支教又难以唤起他们的兴趣。

  队员们决定,从团队里选人定期来支教,结合化工学院学科特性,在支教中增设素拓兴趣课堂,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牛奶彩虹”“水中悬蛋”化学实验,“人类是大自然的保护者还是破坏者”辩论赛、“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主题活动课等多彩纷呈的课堂,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将心思从山野中拉了回来。每逢寒暑假,有家长还会主动送孩子来报名参加。2016年,支教团队从各个学院募集到运动用品和500余册图书,装了满满3个大行李箱,为大王中学建起了图书角。

  大王中学的贫困学生,也牵动着历届种太阳校友的目光,团队情感由此而寄托。

  2019年7月,种太阳2006年学生负责人李艳杰发动所在单位的职工和党员为孩子们爱心募捐1万元。李艳杰所在单位还与种太阳合作建立了资助大王学生专项计划,每年定向资助3名学生,每人1000元。李艳杰说:“这个组织陪伴了我整个大学生涯。当年做爱心义卖、收瓶子,经常一做就是整整一天。虽然苦,但值得。”

  看着这支队伍一路成长,大王中学校长李军对他们打心眼儿里敬佩。“来了就住教室、打地铺,不给学校添麻烦。夏天蚊子多,天气又热,但他们都坚持下来。他们资助孩子们的钱,都靠捡瓶子换的,很珍贵!”

  15年助学接力,爱心种下的种子悄然发芽:2009年资助对象陈某考取湖北师范大学;2015年资助对象陈某考取商丘师范学院;2018年资助的3个同学,均以高分考入阳新一中。

  “教育就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在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卢绍伟看来,这场爱心接力早已超出了公益的范畴。“一次次对困难学生家庭的走访,一个个捡起来的废旧瓶子,一场场爱心义卖……同学们身体力行,在劳动中感知‘积小善成大善’的意义”。

  “我从农村贫困家庭走出,靠国家助学金和奖学金才读完大学。种太阳伴随我大学4年,它教我学会从受助到助人。”刚刚考取一所985院校研究生的金朝正说。6月18日,他看到“湖北明确各类学校开学时间,高校在校生将按照往年惯例开学”的新闻,更让他觉得组织这场捐赠有价值。“到了9月,这批废瓶子就可以转交给下一届种太阳团队。下学期的爱心资金,就能够及时汇到孩子们的手中了”。(胡林 吴金伟 雷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张掖“非遗”走上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向全国“云展演” 张掖“非遗”走上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向全国“云展演”
  • 甘肃省3部《条例》8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3部《条例》8月1日起施行
  • 甘肃省高考评卷工作开始 甘肃省高考评卷工作开始
  • 甘肃省有普通高校50所成人高校5所 甘肃省有普通高校50所成人高校5所
  • 麦积山景区邀中高考生免费畅游 麦积山景区邀中高考生免费畅游
  • 甘肃省将开辟重大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 甘肃省将开辟重大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
  • 省际公交惠及甘青居民互联互通 省际公交惠及甘青居民互联互通
  • 在甘设点组织艺术类专业校考明日进行 在甘设点组织艺术类专业校考明日进行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崆峒区:项目建设“加速跑” 积蓄发展新
2   庄浪 惠农补贴为“三农”保驾护航
3   特殊之年的高考
4   李金凤和她的“梦农场”
5   全省征兵工作业务培训在兰举行(组图)
6   春风化雨育新人——崆峒区司法局社区矫
7   平凉市广泛开展《社区矫正法》集中宣传
8   张掖“非遗”走上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向
9   甘肃省3部《条例》8月1日起施行
10   甘肃省高考评卷工作开始
11   甘肃省有普通高校50所成人高校5所
12   麦积山景区邀中高考生免费畅游
13   甘肃省将开辟重大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
14   省际公交惠及甘青居民互联互通
15   甘肃文化丨神奇的西夏竹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