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教频道 >> 箐箐校园

走出大山上大学后 重回山乡当老师

20-07-21 15:44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张兰琴

  走出大山上大学后 重回山乡当老师

  图为张新文在课间与学生交流。李建生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地处横断山脉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长期以来既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也是脱贫攻坚的难点。在这里,如何通过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不仅考验着个人和家庭,也考验着学校和政府。作为一名离开大山又重回大山的年轻人,小学老师张新文的故事,浓缩着许多人的努力与期待。

  一场雨,让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又凉了下来,也让山上的石头变得不太安分:大的冲到公路上裂成一块块碎石,小的和着沙土垒成一堆。

  从香格里拉市到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道路,也因碎石堵塞变得愈发难走,汽车不敢提速,不到200公里的距离走了3个多小时。路难行,会不会阻碍脱贫攻坚的进程?

  毕竟,眼前这峰峦起伏的横断山脉算不上是一片对人“友好”的土地:倘若勤劳,尚可糊口;但凡家中一人遭遇疾病,便很容易被拖垮;如果还想让孩子多受点教育,更是难上加难。

  迪庆州维西县白济汛中心完小的老师张新文,便出生在一个负担重的家庭,自己的求学之路曾经相当坎坷。“好在这已经成为过去式,现在的孩子,都能读上书了!”

   走出大山上大学

  终于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张新文眉头拧成了疙瘩,呆坐了一晚。那是2012年7月,上学比较晚的张新文已经20岁。

  录取通知书于他,是证明。“咱家里穷,但学习行!”

  但大学对他而言,却是“烫手的山芋”。

  父亲常年生病,全靠母亲在外谋生。张新文知道,家里将他供到高中毕业,已经拼尽了全力。

  是现在就出去打工,还是继续读完大学?

  张新文狠狠心选择了前者,尽可能平淡地向父母说了自己的打算。“我出去打工,咱家明年就能过上好日子!”说完,3个人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那一天,母亲没有出工。“咱就是穷一辈子,也不能怂一辈子!”母亲说了很多话,让张新文印象最深的一句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把书读完!”

  “你知不知道娘这辈子不识字,有多难受?我不想你像娘这样,以后后悔。”母亲是文盲,但话语间有着傈僳人特有的倔强。

  继续求学,意味着多出一大笔开支。一家人开始盘算学费从哪里来:土猪能卖些钱,亲戚的“贺礼”也有千把元钱。但算来算去还是不够。一筹莫展之际,村小组组长张建军带来了好消息,考上大学,能去县民政局领2000元资助。

  2000元,于张新文而言,可谓雪中送炭。2012年8月23日,张新文终于站到了大学校门前。虽然这是第一次走出维西大山,但他知道,值得期待的未来之门已经打开了。

  得益于这份资助,当年维西县还有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出大山求学。这份关键的资助,如今不但依然在,还更加给力:截至2019年末,维西县累计资助高等院校贫困生1631人次,实现了应助尽助。

  返回家乡当老师

  刚开学没多久,张新文的激情就差点被现实的窘迫打倒。虽然来之前父母借钱,加上自己打工攒了些生活费,但依旧过得紧紧巴巴。

  小伙子脸皮薄,只能自己咬牙扛着。但没多久,心细的班主任看出了端倪。“班主任帮我调来了贫困村的证明材料,争取了2500元国家助学金,帮我度过了最窘迫的时间。”张新文说。

  为了尽可能减轻家里负担,一到假期张新文就去工地找活干,而且专挑重体力活干,因为能多赚工钱。

  “再难也不会跟家里讲,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张新文说。

  而张新文的母亲,则在电话那头有意无意给他带来喜讯:

  “村里给咱家安排了低保,一年有900元补助。”

  “驻村干部送来了猪崽,年底卖了,剩下的咱还能做腊肉。”

  ……

  就这样,3年的大学时光倏然而过,家里的日子也一天天变好,但压在张新文心里的石头越来越沉。

  由于缺乏经验,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接连失利,加上读书多年给家庭压上的经济负担,张新文内心充满深深的内疚。于是,张新文又走进了工地。一天120元的工资,让他忘记了疲惫,也忘记了读书的初衷。

  “有没有兴趣来学校代课?”维西县一中教科主任的一个电话,让张新文的内心泛起了一丝波澜。

  梦想找上门,可张新文并没有立马答应,问了问工资后回绝了。“平均一天只有50元钱,还不到我在工地搬砖的一半!”

  回到家,张新文闲谈时跟母亲说起了拒绝代课老师的事,哪知母亲一下子来了气。“不要只看眼前这点钱!你在工地,咱们家还是老样子。去做老师,咱们的生活才会有变化。”

  说不清是怕母亲生气,还是想为自己争口气,张新文成了一名代课老师,白天上课批改作业,晚上看书备考。2016年,张新文再战事业单位考试。

  终于,被录取的好消息传来!张新文第一时间给父母拨通了电话。电话那头,父母激动得不断重复着说“好”。

  随着张新文入职,有了稳定收入,他家按照政策在2017年脱贫出列。

  未来教育会更好

  正式入职后,张新文主动申请担任了班主任。“学生不放假,班主任不放假”,尽管学校离家只有20分钟的车程,可张新文只有在周末孩子放假时,才回趟家。

  站在易地搬迁后的新家庭院里,当了4年小学老师的张新文,指着远处的新学校感慨:以往的木房换成了钢筋混凝土房,操场也升级成了塑胶跑道。

  做老师的时间越久,张新文就越能感受到教育的意义。在白济汛完小,大部分孩子是当地的傈僳族,学前教育的基础较差,有些偏远山村的孩子入学之初甚至听不懂普通话。为了更好地教他们知识,张新文就先讲一遍普通话,再用傈僳语翻译一遍。“我带过的第一批孩子现在都已经上了四年级,普通话比我说得还标准。”张新文说,教育不仅改变了自己,也正在改变这片山区。

  脱贫攻坚,改变着维西大山。随着公路更加通达,互联网更加方便,越来越多维西人走出大山,大山外的信息也源源不断进入大山。“以前是黑板,现在是电子白板;这不仅是由黑变白,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孩子还是老师,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翻越了这片大山。跟山外、跟大城市的孩子同步了。”

  不过,在当老师的过程中,张新文并非毫无苦恼:“最难应对的是孩子厌学。”前阵子,班上一个孩子厌学不肯来上课,好说歹说才劝回来。

  后来,这个不善表达的孩子在作文里流露了真情:“爸妈不在家,外公带我不容易。”“我想好好孝敬外公,那要先有份好工作。以后要想找份好工作,现在我得先好好完成功课。”

  语文老师把作文转给张新文,他才彻底放心。“就好像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张新文说,“年纪越小,其实越不容易看得长远。有些孩子的家长因为文化水平有限,家庭教育可能比较弱,这样的家庭更需要我们老师和学校发挥作用。”

  看着校园环境一天天变好,身边同事中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研究生,孩子们开始学会上网,对大山外的世界有了更多期待,张新文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午休前,几个在楼道内图书角读书的孩子看到张新文路过,拉住他问这问那。张新文索性坐下来,跟孩子们一起读了一篇故事。“爱读书的孩子,心不会被这大山圈住。”他感慨。(本报记者 杨文明)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联播|防汛保畅通 甘肃省多地公路局未雨绸缪护公路(组图) 联播|防汛保畅通 甘肃省多地公路局未雨绸缪护公路(组图)
  • “石榴杯”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文艺巡演走进金昌市(图) “石榴杯”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文艺巡演走进金昌市(图)
  • 全国禁毒甘肃宣讲团走进静宁路小学 全国禁毒甘肃宣讲团走进静宁路小学
  • 兰州酒泉路小学师生参观“八办” 兰州酒泉路小学师生参观“八办”
  • 兰州五十四中举行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 兰州五十四中举行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
  • 【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延安精神】天险腊子口:追忆峥嵘岁月 感悟长征精神(图) 【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延安精神】天险腊子口:追忆峥嵘岁月 感悟长征精神(图)
  • 武威重离子治疗系统开诊这些你需知晓 武威重离子治疗系统开诊这些你需知晓
  • 甘肃省消协发布消费提示:美容卡预付式消费有风险 甘肃省消协发布消费提示:美容卡预付式消费有风险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联播|防汛保畅通 甘肃省多地公路局未雨
2   甘肃紫苏产品首次输往台湾
3   兰州新区在全省率先启用行政审批电子签
4   上半年甘肃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5   上半年甘肃省邮政行业 业务收入同比增
6   甘肃恢复跨省旅游 携程联合省文旅厅邀
7   “最美志愿者”用行动守护生态甘肃
8   嘉峪关市供水管理处党建引领 新举措助
9   《嘉峪关市志·工业志》等四部行业志终
10   嘉峪关市多措并举为创城凝人心聚合力
11   嘉峪关市检察机关以专项行动服务保障“
12   嘉峪关市住建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
13   “石榴杯”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
14   王嘉毅任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 石谋军任
15   《人民日报》点赞永昌:新时代文明实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