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清朗的网络空间
守护清朗的网络空间,引导青少年理性思考,文明、健康、安全地感受斑斓的网络世界,需要全社会承担起责任
“加大对‘饭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现象的治理力度……”教育部等6部门近日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查处侮辱谩骂、人身攻击、恶意举报等网络欺凌和暴力行为,引发社会关注。
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整治,有现实针对性。据调查,我国现有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初中则是青少年网络社会属性形成的关键期。而近年来,网络上的低俗有害类信息和不良现象时常出现,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的不良社交行为更进一步越出了虚拟空间。比如,曾有粉丝在公共场所做出不理智的追星行为,有的青少年个人隐私被非法获取。
治理需找准根源。《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指出,身份匿名为网络暴力的产生和蔓延提供了温床。而部分企业和平台存在信息审核不严、实名注册制度和防沉迷措施落实不到位、诱导未成年人不理性消费等问题,进一步滋长了不良网络现象。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若要有效监管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时间。要根除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出现的种种乱象,培育清朗的网络环境,需要形成各方共同发力、共建共治的长效保护机制。
互联网平台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屏障,当好“守门人”。目前,一些平台加大力度处置违规账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形成举报快速响应机制,推出限制使用时段和消费金额的青少年模式。下一步,如何让相关监管举措更有针对性,考验着平台的执行力度和社会担当。
家庭和校园须充当坚强有力的后盾,形成保护屏障。家长和老师要多与孩子沟通谈心、理解孩子的情感需要,帮助他们学会在网络上自我保护、理性社交,并且在生活中找到合适的心灵寄托。
对青少年而言,互联网里充满新鲜和未知。守护清朗的网络空间,引导青少年理性思考,文明、健康、安全地感受斑斓的网络世界,需要全社会承担起责任。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01日 12 版)
相关新闻
- 2020-08-26支招大学新生:迈好大学第一步
- 2020-08-26逾四成四年级、八年级学生家庭作业时间超标
- 2020-08-21学生作文学不好 关键还是老师没教好
- 2020-08-21让体育运动成为助力成长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