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教频道 >> 今日聚焦

南京邮电大学:在田间地头上好“大思政课”

22-09-14 16:04 来源:新华网 编辑:沈文刚

  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 带着孩子们上“暑期预防溺水”主题的美术课,为农村描绘色彩斑斓的墙面,带领中小学生参观自动化兰花养育大棚……这个夏天,南京邮电大学共有2000余支团队走出校园、走向乡村、走进企业、走入基层、走上抗疫第一线,开展2022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田间地头上了一节“思政课”。

  革命故地寻根筑梦

  暑期实践中,南京邮电大学教师鲍捷带领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重走战邮路”寻根筑梦团队,深入学习山东战邮历史和南邮红色校史。

  团队成员边走边通过直播镜头为大家讲述那段历史。“走进学校办学旧址,旧屋、匾额、石碑,我的心中涌起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队长袁坤皓表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担负起时代重任!”

  熊慧是社会与人口学院“红柚芳华”社会实践调研团的队长,2022年暑期他们来到“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聆听革命故事、体悟革命精神。

  这个暑期,学校的多个社会实践团队,在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徐州市,福建省莆田市,浙江省温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等地 ,探寻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

  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今年是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七彩假期,童心向党”支教团连续开展教育帮扶活动的第五年,团队指导老师表示,支教团依托专业优势,开发“双语”党课,同时将党史宣传与文章、歌曲、演讲、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式结合,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打通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最后一公里”。

  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墙绘,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江苏省南通市顾陶村乡村振兴建设的美好风貌。这是该校传媒与艺术学院大学生冒着酷暑,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化身“手艺人”,每天奔赴工作现场的成果,大家有的准备画材、调色,有的构图起形、勾线上色,用智慧和创意精心装点了顾陶村文化大舞台。

  刘子墨是波特兰学院的学生。不久前,学院15名师生开启了主题为“守护朝阳,助力成长”的暑期社会实践。趣味数学、趣味英语,消防安全、安全用电知识,他们与留守儿童一起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与此同时,物联网学院“物联E行,问道靖乡”智慧农业实践团深入江苏省靖江市靖江现代农业园区,与农户深入交流,总结行业发展现状,从专业角度为科技发展提供建议方案;贝尔英才学院“夏日暖风柚子服务队”到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教孩子们识字、普及预防溺水小知识、分享学习方法和经验。

  这个暑假,南邮的师生们去往全国各地,助力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乡村振兴的故事。

  体悟祖国发展“新能量”

  “江边的工厂迁走了,废水不直接往江里排了,水更清了,鱼更多了,生态文明建设带给人民踏实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唐熙鸿作为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点电之翠,柔光山水”团队的成员,感受到了生态的明显变化。

  而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益林镇蟠龙村,当地政府鼓励村民就近就业,因地制宜在村里创办了一座手工坊。这让刚刚到访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本硕博暑期社会实践团的队员们感触颇多。队长方栋说:“我的家乡地处大别山腹地,当地的情况和蟠龙村很相似!我要当好桥梁,将蟠龙村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带回老家,希望家乡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为了解新时代中国青年在智能教育共同体背景下的受教育情况,该校管理学院“智遇·同行”团队在南京,对青少年群体受到人工智能影响的方式、程度展开调查。

  “在南京市科技馆,教育机器人为孩子们开展教育工作的方式和他们对于人工智能的适应度,深深地震撼着我。”叶思琪和团队成员们看到了智能驱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成果。

  此外,学校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沐雨乘风”小队赴镇江市丁岗镇参观交流,共绘美好乡村;经济学院“兴饶柚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江西上饶望仙谷深入走访,了解乡村建设给当地村民生活带来的改变。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