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教频道 >> 文教评论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扎根陇原办教育 为农而立育英才

23-07-27 08:45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孙珩力

  原标题: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扎根陇原办教育 为农而立育英才

  齐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培养更多农业科技人才,助力“三农”事业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涉农高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担起的重任。

  自办学以来,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扎根陇原,服务陇原,奋力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学院先后获评全国职业教育种植类专业示范学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甘肃省高等职业学校“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等。一系列沉甸甸的荣誉,是甘农职人艰苦奋斗的最好回报,也是甘农职人对于初心使命的最好诠释。

  如今的甘农职院,配套设施不断改善,育人质量持续提高,办学特色更加凸显,专业设置更加合理,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校企合作明显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深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准确定位 办学实力日益凸显

  一个职业院校要办成有特色、有内涵的一流大学,一定要有清晰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学院自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听取多方意见建议,以“农工商贸旅”一体化专业群建设为办学抓手,积极参与探索“技能甘肃”新模式、打造“一心四点”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结合学院优势特色和发展实际,凝练形成了以“党建统领、特色立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依法治校”的新办学思路,全力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实了一条“产学研创用”融合办学之路。

  甘农职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标我省“四强”行动,立足专业服务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布局设置了农业与生态学院、食品与文旅学院、康养与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全力办好农业技术类、财经商贸类、食品药品类、健康管理类等8大专业群35个专业。目前,已建成校内产教融合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及综合实训中心39个,畜牧兽医、食品营养与检测、园林技术、作物生产技术等国家级省级骨干(特色)专业和生产性实训基地23个。

  特色立校 专业建设更加合理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专业建设的核心地位越来越得以显现。作为农业职业院校,近年来,学院紧盯现代特色农业、乡村振兴等方面,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培养“三农”工作急需人才。立足区域优势、对接产业需求,形成了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农工商贸旅”专业体系,紧扣我省“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全面培养服务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打造现代农业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引领带动重构其他7个专业群建设,推进专业群向工业化、信息化、智慧化、复合化发展。有效实施“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价值链”的“五链融通”发展机制,创新构建了“一中心、双主体、三维度、四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去年以来,学院建立专业分类发展和动态调整机制,增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精准匹配。确定了“一二级学院一核心专业一新兴专业”的发展目标,突出专业转型的数字化、智能化。建成校企混编专业建设团队8个,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指导委员会2个,建成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基地7个。

  狠抓质量 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长期以来,学院坚持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强化质量立校意识,在高质量发展上狠下功夫。围绕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以突出教师素质、教材改革、教法创新为重点,深化“岗课赛证”融通机制建设,构建产教融合型教学创新团队,重构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持续攀升。不断塑造“四有”好老师典范,推行“双师赋能”计划,实施“名师强队”培育工程,以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团队建设推动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工作导向”教法改革。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创新一招。去年以来,学院持续推进“课岗赛证融合”模块化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精品在线开放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用教材建设,申报“1+X”试点证书7项,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优秀培训团队奖”、“1+X”网店运营推广“书证融通奖”2项。与新加坡、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阿塞拜疆等国家和地区在种子繁育、戈壁农业科研、留学生培养等领域建立合作关系,设立中亚农业职业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不断提升国际交流水平。

  校地行企 探索协同育人模式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和应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在于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校地行企合作,推动产教深度融合,近年来,学院科学规划校区功能布局,确立了段家滩校区、和平校区、新区校区“一校三区”发展规划,打造了以甘肃农垦集团为中心,以河西庆和公司种业、陇东庆环公司羊业、陇南茶业、陇中薯业为四点的“一心四点”产教融合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学院被认定为全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甘肃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甘肃省科技成果转移示范机构。

  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才能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去年以来,学院积极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入陇中职教集群,主动融入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与省内外百强企业、海外企业、重点行业等200余家优质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产业学院3个;与35所中职、3所应用型本科协作构建中高本贯通人才培养体系;与西北民族大学教科院共建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与中国农科院兰州牧药所合作建立教科研实训基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与兽药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共同培养研究生;与兰州志华公社合作共建现代寒旱农业示范基地;与江苏顺丰通讯有限公司共建现代学徒制顺丰产业学院;与酒泉市肃州区国家级种子产业园合作建立现代种业产业学院;与甘肃雨盛尚科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学院;与中教畅想合作共建电子商务校企协作创新中心;与浙江驿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智慧物流创业孵化基地。

  不忘初心 培养更多“三农”人才

  “扎根陇原,为农而立”是甘农职院的办学宗旨,也是一代代甘农职人坚守的办学初心。多年来,学院立足甘肃,面向西北,积极助推农民职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主动服务乡村振兴为重点,面向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乡村干部、种植养殖农户,以及农业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家庭农场等开展学历提升教育,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投入1765万元建设远程教学录播系统,开展“线上+线下、集中+面授、田间+课堂”教学。与甘肃省党员教育中心共建“先锋讲堂”培训乡村党员,覆盖全省1.3万多个行政村,覆盖率达81.7%。与陇南、临夏等地相关单位合作,设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24个,制定“一地一方案”,确定了政治素质强、带富能力强、乡村治理能力强,引领型、技术型、创新型“三强三型”培养目标,形成了“订单式”乡村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已培养学历教育乡村人员6213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根本。学院牢记“国之大者”,深耕育种科研,围绕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积极发挥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在富民兴陇、乡村振兴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学院在甘肃省首位科技功臣、“陇原育种王”周祥椿的科研基础上,建立研究中心3个,组建育种推广和产品开发团队16个,育成小麦品种72个、胡麻品种27个、玉米品种1个,推广面积2.2亿亩,创造经济效益36亿多元。开发茶叶有机肥、花椒采收机等农产品和设施50余个,获国家专利55项等,服务到款额达1000多万元。与兰州市城关区农业农村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共建了科研实训基地。积极在庄浪县、武都区等地开展了职教“组团式”帮扶。稳步推进文县对口帮扶,组建技术团队2个,帮扶建植优质茶园100亩,在校本部为帮扶村免费提供100平方米临街铺面销售土特产品,助力帮扶村发展村集体经济。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如今的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心四点”格局基本形成,校地行企合作共建全面展开,内涵建设获得多项奖励。今后,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主动服务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四强”行动,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技能甘肃”建设和服务乡村振兴,加快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贡献农职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