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教频道 >> 甘肃高校

创新实干 砥砺奋进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甘肃政法大学

2024-01-12 09:22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创新实干 砥砺奋进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甘肃政法大学

  甘肃政法大学安宁校区文翰楼。

  第五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治合作高端论坛。

  甘肃省2023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启动仪式在甘肃政法大学举行。

  甘肃政法大学兰州新区校区。

  中共甘肃政法大学委员会

  星霜荏苒岁序易,华章璀璨新元启。今年是甘肃政法大学开办普通高等教育的第40个年头。新年伊始,中国共产党甘肃政法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掀开学校阔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崭新一页。

  2015年11月,中国共产党甘肃政法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学校各项事业自此迈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2019年,学校成功更名为甘肃政法大学,开启了高水平政法大学建设新征程。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同时,学校党委坚持以内涵发展为核心,抢抓机遇、破解难题、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办学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坚定不移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校发展健康有序。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夯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根基。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部门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构建党政协调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持续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领能力进一步增强,民族宗教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获批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坚持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教代会、学代会和群团组织作用,民主办学进程有序推进。把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作为最大的政治担当,更严更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重点关键环节,用心推进巡视审计整改。强化执纪问责,整治纠正“四风”,着力构建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校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为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和纪律保证。2023年,学校党委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方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强整体规划设计,适时出台14项实施意见,党委集体决策和把关定向能力显著增强、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办学治校能力有效提升、精神面貌明显改观,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清廉务实的工作作风。

  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学校扎实推进立德树人铸魂工程,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强化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学校成功获批全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召开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实施一流本科行动计划,着力落实“八大工程”。大力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强力推进专业、课程、教材、实训基地、智慧教室、教学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成绩可观。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省级教改工程和教学成果获得了良好成绩,省级、国家级教学创新大赛成绩取得新突破。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科竞赛协同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成效显著,本科人才培养在省级分类评估中名列前茅。2018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目前正全力开展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迎评促建工作。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开办国际研究生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开展传统专业适应性改造,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专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学校现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研究生人数较2016年增加三倍多;获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被评为省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6门;获批省部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和产学合作项目70余项;入选“全国第二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获批甘肃省博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2023年,学校党委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全面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程,完善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保障体系,做好教学质量跟踪评价,充分发挥学院办学主体作用,教学研究立项实现较大突破,课堂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坚定不移推动科研创新与发展,以学科为引领打造科研高地,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学校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术梯队建设为关键,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为重点,努力构筑学科高地,获批法学、证据科学、工商管理3个省级一流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数由3个增加到8个。积极探索“法学+”的学科建设路径,形成高峰学科引领,特色优势学科带动,支撑学科联动,各学科分层建设、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法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是我省6所具有B类学科的高校之一,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继续保持了已有优势。深入实施科研创新工程,完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加大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创新水平稳步提升,项目管理、智库建设、平台建设、成果产出等方面有所突破,影响力不断扩大。2016年至今,学校获批10个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平台,新设非在编科研机构59个;先后举办3届“陇籍法学家论坛”、5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治合作高端论坛”、2届“证据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学术会议”,发起并主办“黄河保护法治论坛”,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获批立项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99项,发表学术论文2588篇,出版学术著作(译著)85部,在中央和省级报刊发表理论文章149篇,获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7项,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23年,学校党委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通过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分类布局,加强有组织科研,成功入选教育部和中央依法治国办确定的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单位,新增甘肃省首批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基地、甘肃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研究中心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成立非在编研究机构“高水平法学理论研究中心”,推动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全力攻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法学与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奠定基础。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人才为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队伍活力不断增强。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抢抓人才政策机遇,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以稳定用好现有人才为基础,以引进拔尖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选拔培育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不断扩大师资队伍总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价值导向不断凸显。学校事业编制增加了179个,现有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67人次,聘用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59人次,现有陇原人才服务卡A卡持卡人1人、B卡持卡人6人、C卡持卡人103人、D卡持卡人32人。2023年,学校党委坚持引育并举,聚焦素质提升,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序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改革、绩效管理制度改革和职称评审制度改革,辐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师资队伍的改革意识、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明显提升,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术论文和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文章呈现高质量增长,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坚定不移依托文化力量铸魂育人,以法治文化为核心强化学生管理工作,文化引领作用发挥充分。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强特色、抓落实、促建设,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学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依托学校人文资源优势,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提升文化育人实效,学生工作水平逐年提高。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管理服务的育人功能,用好丝路法学大讲堂、五四大讲堂、思政大讲堂、陇籍法学家论坛等阵地,积极深入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着力塑造主流价值,用文化的力量铸魂育人。学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实现新突破,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2016年,获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2018年,荣获甘肃省第一届“文明校园”称号;2019年,获评甘肃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七彩丝带”志愿者服务项目荣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是我省唯一入选项目;202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大学生军训工作示范院校;2021年,普法推普实践团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22年,民法典国民教育宣传普及基地入选甘肃省第一批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023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甘肃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基地,“沿着总书记的陇原足迹,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团队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23年,学校党委大力推动党建与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持续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进一步强调学校精神和学风、教风的内涵特征,强化文化育人功能,着力构建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推动生源质量和初次就业率稳步提高,优秀学生代表争相涌现。汪予佳同学入选《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贾元浩同学获评2023年“甘肃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朱诗瑶同学获得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演讲比赛高校组一等奖。

  坚定不移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以深化合作为抓手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学校加大国际合作交流力度,与国(境)外13所院校签署合作协议,具有海外访学经历的教师数量实现翻番,教师国际视野进一步拓宽,实践教学能力与应用研究能力进一步提升。引进外籍专家鼓励讲好“中国故事”,组织学生开展国(境)外实践交流,累计招收16个国家的国际学生112人,主办和承办国际性学术会议10次,承办5期上合组织成员国司法执法人员培训班。学校入选中联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作为国内发起成立上合组织法律大学联盟的四所高校之一,创建丝绸之路区域国别研究院,建立上合组织培训基地境内研修中心。与中国政法大学建立对口受援关系,与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司法厅、省内外高校院所、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广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持续加强智库建设,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法治建设,推出《甘法大智库专报》39期108篇应用性智库成果,共收到来自中共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甘肃省司法厅等单位的反馈函件13件。学校获批“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协同创新智库”,受聘担任各级部门决策咨询专家、智库专家、宣讲团成员、立法顾问以及中国法学会等学术团体领导职务的教师达200余人次,并多次直接参与地方立法研究、立法论证、地方性法规起草及评估工作。持续开展校园法治文化活动,开展宪法法治培训、服务及研究工作,承办全省大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选拔赛,为法治甘肃建设和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智力支持。持续发挥夏河县帮扶组长单位作用,持续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凝聚帮扶力量,汇聚资源展现甘法大担当。学校司法鉴定中心承担各类鉴定7100余件;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中心和法医DNA实验室协助多地公安机关侦破重特大疑难案件30余起。2023年,学校党委着力推动智库建设,努力把学校智库建成服务地方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思想库”,在乡村振兴、法治文化研究等方面彰显学校特色,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定不移提升治理能力水平,以服务师生为主线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综合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学校坚持依法治校,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突出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强化学术组织和学术人才在办学治校中的作用。落实教代会、工代会制度,健全教职工权益保障机制,拓宽师生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加强平安校园建设,落实“主动创稳”行动,学校被评为平安甘肃建设优秀单位。健全校友会组织体系,筹建教育发展基金会,积极拓展学校办学资源。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树立精益管理理念,服务师生水平不断提升。实行教职工年度健康检查制度,开办教工食堂,新建西校区保障房1152套。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无线校园和校园一卡通平台已经建成,校本部教学综合实训体项目和兰州新区新校区一期建设项目交工投入使用,新增教学科研用房面积10.15万平方米,“一校两区”办学模式初步形成;校园基础设施改造与道路环境美化亮化、家属院老旧小区改造等服务师生的保障工程成效明显,校园综合治理和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增加4846.84万元,纸质图书增加到157.4万册,电子书刊近100万册,教学科研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23年,学校党委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不断完善办学治校制度体系,以科学性、合理性、适应性为导向,全面清理与规范学校规章制度,制定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及干部配备工作方案,进一步优化内设机构和干部队伍结构,内部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总结长期以来的办学实践,学校的经验和体会是: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方向。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确保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培养德法兼修、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使命。

  ——必须始终坚持提升内涵,特色发展。自觉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走以特色立校、科研兴校为核心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必须始终坚持凝聚力量,服务社会。始终扎根甘肃办大学,紧紧团结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凝心聚力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西部经济社会法治建设与发展,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必须始终坚持抢抓机遇,开放办学。坚持把学校发展的总根源落在国家发展大局中,超前谋划,抢抓机遇,是学校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活力的基本保证。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将改革创新贯穿于学校工作始终,与时俱进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改革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益,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站上新的历史起点,甘肃政法大学将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坚定信心、奋勇前进,凝聚发展正能量,奋发图强显担当,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授权点建设为引领,锚定建设高水平甘肃政法大学的目标,围绕中心谋发展,聚焦重点求突破,以不负韶华的朝气、舍我其谁的锐气、迎难而上的勇气、追求卓越的志气继续逐梦前行,在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新征程中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