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数字化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近年来,嘉峪关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数字化建设与应用,将教育数字化作为“破瓶颈、补短板、促均衡、提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多种方式,让数字赋能教育,形成了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倍增效应。
在市第四中学的一堂地理课上,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投放在教室内的大型液晶屏幕上,并按照课程内容与现场学生们的需求,使其实时产生变化,而学生们则能通过不时穿插其中的一个个短视频,更为直观地了解到所学的内容,同时足不出户,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是当前嘉峪关市不少学校的日常授课模式,这种生动有趣、简单明了的“数字化教学”深受学生们的好评。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九班学生王妍宁告诉记者,数字化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任意地把地理图放大或者缩小,既可以看到地图的全貌,也可以单独了解某一点的具体信息,让大家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增强学习兴趣。
三年来,嘉峪关市累计投入资金1390余万元,分梯次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化设备升级工程,为全市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云计算机教室、录播教室、理化生综合实验室等信息化功能教室45间;多方筹集资金近400万元,积极推动教育城域网建设,推动万兆到市、千兆到校、百兆到班。与此同时,嘉峪关市持续引导各学校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逐年配备并对达到使用上限的智慧黑板、一体机等信息化设备进行替换升级,使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类教室实现了现代化教学终端和宽带全覆盖。这样的变化,也让老师们感受到了“数字化”对教学工作所带来的变革。市第四中学地理教师王作栋表示,“三通两平台”的深入推进及信息技术2.0工程的深入开展,既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也让课堂活动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同时还使课后作业的反馈更加及时,这一切都让教学效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如果说教室里的智慧化设备是“数字教育”的基础,那么“三个课堂”建设就是“数字教育”的延伸。近年来,嘉峪关市持续推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建设应用工作,并引导全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立足现有硬件基础,完善制度机制,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基于“三个课堂”应用的教育教学活动,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促进了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在教育教学中更高水平的应用。同时每年组织开展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等各类信息素养提升及实践活动,推动各学校积极开展编程教育、创客教育,激励师生主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广大师生的数字素养和技能不断提升。(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冰)
- 2024-02-01彰显区域特色 甘肃省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 2024-02-01聚焦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兰州市教育局:全面排查整治 守住校园安全底线
- 2024-02-01好消息!金川区被确定为甘肃省全县区校园足球示范基地
- 2024-02-01去年甘肃省教育支出首次突破7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