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教频道 >> 甘肃科技

农科专家“出实招” 群众吃下“定心丸”

2024-02-06 08:20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农科专家“出实招” 群众吃下“定心丸”——省农科院专家团赴积石山地震灾区对接农业科技服务需求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于晓明

  数九寒天,寒气逼人,位于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韩陕家村的蔬菜大棚内却暖意融融,土地上冒出点点绿苗,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泥土和菜芽的清香,生机盎然,孕育着灾后重建家园的希望。

  “三天前我们撒下的种子,现在已经发芽了。”韩陕家村高效日光温室技术员王二伟说,目前在4座温棚内试种水萝卜、菠菜和芹菜等蔬菜。

  “棚内温度基本可以,整体设施结构都好着呢。”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侯栋掀开墙面的反光板边查看墙体材料边说,这座温室大棚墙体使用的空心砖,有一定的蓄热能力,但后期如果要用作育苗棚,建议更换黏土砖。

  “另外,温棚的保温层还是有些薄,厚度差8厘米左右。”侯栋说,结合当地海拔和光热条件,温室大棚的保温板厚度在20厘米时,棚内温度能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这样育苗所需的温度才能满足。

  “试种叶类蔬菜结束后,我们将开始大规模育苗。成苗发放给村民,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积石山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韩京玺说。

  积石山县农业农村局根据灾后重建规划,结合各乡镇实际合理开展农业产业布局,建设配套相关产业基础设施。“我们计划通过建设钢架大棚和日光温室发展蔬菜产业,希望省农科院多多给予技术指导。”积石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何永明说,县里初步计划建设1000座温室大棚,在各灾后安置区,通过“企业+示范基地+农户”的利益链接方式,带动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建设。

  大河家镇离黄河水源近,光热条件俱佳,当地种植的四季豆,产量高品质优,深受市场欢迎。每年收获季,河西地区和山东的客商前来收购,但高昂的交通运输费拉高了生产成本。为解决这一问题,积石山县招引了一家企业,将出资1500万元,用来引进生产线,建设预制品加工厂。

  “现在预制品加工厂所需的相关设备已经购置完毕,加工厂的建立有助于帮助我们把原料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何永明说,通过蔬菜种植基地、育苗基地、分拣基地的建设和深加工蔬菜产品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再进企业做产业工人,实现家门口务工。

  “我们将组织技术专家,帮助灾区打造高标准生产线。”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所长胡生海表示,加工所将协助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把生产线、产房设计规划好,准备在当地就“净菜”生产线建设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

  宽敞的标准化圈舍、自动化的饲料加工设备、粪污定期传送的机器……位于大河家镇韩陕家村的甘肃益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养殖小区,专门配备了自动化的饲料加工设备,从各种饲料投放到混合搅拌再到出料,实现了机械化。

  “牛羊养殖生产自救做得好!冬季要保证科学饲喂,做好小羊羔的繁育,提高存活率。”省农科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所长马学军走进养殖小区,查看牛羊的状况后,点赞企业采取的各项措施。

  地震发生后,省农科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积极联系合作企业海南青间田饲料加工有限公司,为灾区捐助30吨青贮饲草和30吨草颗粒,并派技术员在临夏州开展圈舍设施破坏情况和畜牧养殖、饲草料贮备情况调研以及技术指导服务。

  “我们看到灾区特色林果、畜牧养殖、设施蔬菜、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恢复、壮大和发展迫切需要科技支撑,省农科院作为全省农业科技的主力军,将积极对接、深度介入积石山灾后重建工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国汉说,省农科院将尽快组织科技力量,点对点、面对面,从技术指导、产业帮扶、科技培训、市场转化等多方面同时发力,高质量、高效能帮助灾区群众走出困境。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