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教频道 >> 甘肃科技

科技,为项目建设赋能

2024-03-17 16:04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科技,为项目建设赋能——甘肃省博物馆扩建工程项目建设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张海燕

  130吨的大型吊装机挥动着机械臂,一节11.2米长的钢柱稳稳地安装在已经提前安装好的柱脚上,工人开始拧螺丝固定……3月14日下午,在甘肃省博物馆扩建工程项目自然富源展厅施工现场,甘肃建投二建公司甘肃省博物馆扩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你们看,就像‘搭积木’一样,一节钢柱半小时就能完成吊装。”正在现场指挥施工的项目部负责人张绍文介绍,甘肃省博物馆扩建工程自然富源展厅采用钢框架结构形式,所有钢柱前期在工厂完成加工,3月9日开始吊装,目前自然富源展厅主体的18根钢柱,已经吊装完成17根,接下来将进行层间梁、屋面梁和水平支撑的施工,预计4月中旬可完成所有安装。自然富源展厅是甘肃省博物馆扩建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项目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施工作业的缩影。

  甘肃省博物馆扩建工程为老馆扩建项目,2022年10月开工建设,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32125平方米,包含东翼展厅、西翼展厅、自然富源展厅、文保楼和地下车库,展厅均为三层钢框架结构,文保楼为六层框剪结构文物保护用房,地下车库为二层框架砼结构。

  甘肃建投二建公司配备专业的项目团队,组织一批施工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优秀的作业班组到项目一线,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该项目设计寿命长、质量要求高、施工场地狭小、施工难度大,技术创新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甘肃建投二建公司甘肃省博物馆扩建工程项目经理马两军说。

  项目开建以来,甘肃建投二建公司对深基坑围护体系、钢结构施工、混凝土楼承板施工、超高砌体施工等施工难点逐一攻克。

  在甘肃省博物馆扩建工程项目文保楼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楼梯安装了具有抗震性能的滑动支座,楼内不同位置安装了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具有消能减震性能的黏滞型阻尼器。

  “如果发生地震,该类型阻尼器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地震冲击能量,更好地保护建筑物。”马两军说。

  东翼展厅钢梁跨度较大,针对该部位对钢结构主梁断面进行优化设计;自然富源展厅、西翼展厅主体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新技术和新工艺对吊车在楼面的行走路线进行精准规划和行走模拟,避免对主体结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采用目前行业内最适用于钢结构的专业软件辅助完成深化设计和自动化加工,确保工程钢结构的安装精度和结构安全……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采用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多项新技术,一项项现代建筑施工的新技术,确保了建筑的优良品质。

  “我们在项目部设立了‘创新工作室’,确立30多项新技术应用,为项目整体规划和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交流平台。”马两军介绍,施工现场采用远程监控智能化系统和塔吊可视化防碰撞系统,与集团公司总部、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联网远程监控,将施工现场实时数据与建筑信息化模型进行比对,对施工现场的人员、机械、质量和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实现施工管理信息化、智慧化。

  截至目前,甘肃省博物馆扩建工程项目地下车库主体结构全部完成,文保楼主体结构封顶,东翼展厅钢结构主体完成,西翼及自然富源展厅钢结构首节钢柱安装完成,计划今年10月竣工。

  “整个项目建成后,将与原来的展馆连为一体,大大增强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展览展示、文化、教育和科技研究能力,为我省珍贵文物保护和研究发挥重要作用。”甘肃省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