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教频道 >> 甘肃教育

努力争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创新县 兰州市榆中县委书记 崔峰巍

2024-05-08 15:52 来源:兰州日报

  原标题:努力争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创新县 兰州市榆中县委书记 崔峰巍

  中国甘肃网5月8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近年来,榆中县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继承和发扬民族团结光荣传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榆中县荣获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称号,城关镇兴隆路社区成功创建为第九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甘肃奇正藏药有限公司、兰州庄园牧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创建为第一批全省“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单位。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一如既往统筹优化县域内各类资源,围绕“强责任、搭平台、建机制”,积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和“大宣教”新格局,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有感、有形、有效,积极争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创新县,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榆中。

  一是用“有感”之法,全面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责任体系。坚持“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一把手”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将宣传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与中心工作两手抓、双促进。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党员、干部为主要对象,打造县、乡、村(社区)级的梯级式宣传教育培训体系,覆盖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切实落实宣传教育分级负责制,教育引导全县上下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正确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增进“五个认同”,不断改进和弥补工作中的偏差,深化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理阐释,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二是行“有形”之举,全面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平台。坚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县域空间载体,充分挖掘利用县内各大旅游景区、张一悟纪念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博物馆等场馆场所资源优势,实现以物育人。全面发挥与驻榆高校统战部部长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积极开展“大手拉小手”系列活动,组织和平镇、夏官营镇各党组织与高校党委结对,各族学生党员到村挂职,实现“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与“学生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关注民族团结”双轮驱动、两翼齐飞,为校地协同共建奠定坚实组织平台。通过主题党日活动、讲座、宣传栏以及各类新媒体线上线下宣传阵地,把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春风化雨”的工作做实做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是以“有效”之方,全面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机制。坚持“大交往、大交流、大交融”,以多部门协作为基础,构建运行通畅、设置科学、成效显著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机制,营造宣传教育良好生态,推动宣传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大众化,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助力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正确组织引导,构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体记忆架构,明确宣传教育的要点重点难点,确保宣传教育工作看得见、摸得着、能推广,不断引导各民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争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创新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