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教频道 >> 教育精图

保留梨园根脉 注入现代活力

2025-08-29 09:04 来源:兰州日报

  保留梨园根脉 注入现代活力

  皋兰县什川镇用“绣花功夫”改出乡村高颜值

  “以前这路两边堆着不少杂物,现在干干净净的,看起来都舒心了。”初秋的微风掠过皋兰县什川镇梨花溪步道,晨练的村民对日渐整洁的村容村貌竖起了大拇指。

  在“梨韵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蓝图上,皋兰县什川镇正以一场由内而外的改造,重塑着乡村的模样——从环境“颜值”的跃升,到服务质感的提升,再到治理效能的突破,这个浸润在“梨文化”氛围中的小镇,正用系统发展思维,让村庄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愿景照进现实。

  什川镇没有选择大拆大建的粗放模式,而是以“绣花功夫”激活乡村肌理。从上车村63个美丽庭院的见缝插绿,到全镇247个整治点位的“靶向攻坚”;从45处彩钢房的拆除到125处违规广告的清理,什川镇始终坚持不破底蕴、只添新颜。截至8月29日记者采访时,惠及500余户农户的陶园街4公里污水管网已铺设完毕,“四小园”与游步道串联起的梨园文化休闲廊道成为三合街新地标,95%的绿化率让“推窗见绿”成为了生活日常。什川镇副镇长牛成刚表示,本次改造既保留了“梨园农耕”的根脉,又注入了现代乡村的活力。

  “以前来什川玩,最愁的就是停车。”每年什川镇都能收到类似的投诉建议几十条。针对这一问题,今年,什川镇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改造新建11处停车场,让“一位难求”的情况成为过去。同时,全镇10处免费旅游厕所配备专人管护,48名公益性保洁员全天候值守,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的闭环体系,让“洁净什川”从承诺变为常态。

  “大爷,您家这彩钢棚确实影响风貌,我们帮您换成透气的遮阳网咋样?”什川镇干部李洁耐心劝说着。据牛成刚介绍,针对个别农户的顾虑,镇里想出了先拆后补的办法,既推进改造,又照顾群众实际需求。同时,市场监管、文旅等多部门联动设定40个规范摊位,让流动商贩有了固定销售点,通信线路规整、遮阳棚替代彩钢房等细节调整,让乡村风貌的“颜值”再次提升。

  “现在出门就是小花园,污水雨水排得又快又干净,垃圾也有人定时清理,住着比城里还舒坦。”村民彭清霞笑着说,“这几年来我们这儿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我还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做起了‘村房短住’的小生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安娜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