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河记:白桦映风骨 师者守初心

9月21日-26日,因会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同志组织张掖市教育系统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学科骨干16人赴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开展教学交流活动,方有幸到新疆。
这也是我第一次到新疆!
在新疆,最让人刻骨铭心的词,就是“坚守”!
沿途目光所及,最先震撼心灵的,是那一片片、一丛丛的白桦。它们不择地而生,或于广袤原野上连成金黄的海,或于嶙峋山石间挺起笔直的脊梁。这里的白桦,似乎与别处不同,少了几分亭亭玉立的秀美,多了几分与风霜博弈的倔强。它们的树皮上刻着岁月的斑驳,枝干有规则的伸张,仿佛一群张开臂膀、以身筑墙的勇士,为脚下的土地抵御着严寒与风沙。这种自然的美,美得让人窒息。这是一种沉默的、属于自然的坚守,它们用生命定义着边疆的轮廓。
而在这片土地上,比白桦更坚韧的,是那些默默耕耘的教师们!

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铁热克提乡中心校、附设幼儿园。看到孩子们(幼儿)拿着国旗、唱着《中国心》,令人心潮澎湃。特别在校史馆,看到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无不浸润着历代教师的坚守。
之后,我们到了白哈巴小学。这所有着90多年历史的学校,黄色木质校门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8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回想起前几天走过的16所学校,学校的书记、校长及教师,他(她)们普遍较为年轻,有的是“疆二代”有的是“疆三代”,也有一些是从内地大学毕业,扎根哈巴河县的学校。他们如同散落在草原上的星火,或许微弱,却足以照亮无数孩子前行的路。他们阳光自信的背后,是无数个清晨的跋涉,是深夜备课室里不灭的孤灯,是将一本教材翻到卷边的耐心,是将外面世界的精彩一遍遍讲给孩子们听的渴望。他们的坚守,是为了一种文明的赓续,一种希望的播撒,让知识的根系,在这片土地上扎得更深、更牢。

白桦坚守着脚下的土壤,是为了一份生命的顽强;教师坚守着三尺讲台,是为了一份未来的期许。这坚守,形态各异,精神同源。它们共同在哈巴河这片广袤而苍劲的土地上,铸就了一种名为“风骨”的品格。这风骨,是哈巴河的脊梁,亦是这片古老土地之所以生生不息的、最深沉的力量。
作者:张掖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 沈玉禄
- 2025-10-09“乐从敦煌来”妙音快闪活动走进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 2025-09-302025年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
- 2025-09-302025年甘肃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开始申报
- 2025-09-08甘肃省自行车运动蓬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