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教频道 >> 教育精图

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2025-08-31 20:11 来源:中国甘肃网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移动办公成为常态,各类政务APP、工作群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本意是提升效率、便捷沟通,却意外催生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不仅消耗了宝贵的工作精力,更损害了政府形象与公信力。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说不,已成为新时代提升治理效能、密切党群关系的迫切需要。

  指尖之累,实为心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本就繁重复杂,而“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更是让这根“针”不堪重负。从每日打卡、位置签到,到频繁的群内回复、无意义的点赞接龙,再到重复填报的数据、层层加码的任务,形式主义的触角无孔不入,将基层干部的时间切割得支离破碎。网上的一些资料显示,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平均每天需花费超过3小时处理各类APP和群组事务,真正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被严重挤压。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工作方式,不仅让基层干部身心俱疲,更导致工作浮于表面,难以深入。

  形式之弊,根在观念。“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之所以屡禁不止,其根源在于一些部门和领导错误的政绩观和治理理念。他们将APP使用频率、群组活跃度等量化指标作为考核依据,忽视了工作实际成效和群众满意度。这种“以数论政”的倾向,催生了“为打卡而打卡”“为留痕而留痕”的荒诞现象。更有甚者,将形式主义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通过层层转发文件、会议来显示“重视”,实则对问题视而不见,对群众诉求置若罔闻。这种观念不转变,形式主义就难以根除。

  破局之道,在于务实。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说不,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治理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一方面,要精简整合各类政务APP和工作群组,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建设。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共享、流程优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减轻基层负担。另一方面,要完善考核机制,将群众满意度、问题解决率等实质性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引导基层干部把精力用在刀刃上,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同时,还需强化监督问责,对搞形式主义的部门和个人严肃查处,形成有力震慑。建立基层减负动态监测机制,定期收集基层意见,及时调整不合理的工作要求,确保减负措施落地见效。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务实重干的良好氛围,鼓励基层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让实干者得实惠、让有为者更有位。

  共治共享,方能行稳致远。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非一日之功,需上下同心、久久为功。上级部门应主动放下“数字包袱”,多些实地调研、少些线上指挥;基层干部也要敢于说“不”,对不合理的工作要求及时反馈、坚决抵制。此外,还需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让形式主义在阳光下无所遁形。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说不,是对基层干部的深切关怀,更是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以务实之风破除形式之弊,以实干之姿书写新时代答卷,共同绘就治理现代化的美好图景。(龙战)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