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教频道 >> 文教评论

汲取传统文化“体证性”教育智慧

20-03-13 08:5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编辑:王莉文

  汲取传统文化“体证性”教育智慧

  在教育问题上,我们不仅要正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更要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现代文明,立足于现实,寻找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中西方文化在教育传统上各有优长。西方近代以来注重实证性方法的培育,我国传统文化重视体证及体验性教育,至今仍值得珍视与发扬光大。

  实证性研究有优势亦有不足

  受西方近现代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运动的熏陶,国内许多人确立了以“实证性”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不少学者强调,倡导实证研究是西方教育成功的奥秘所在。只有实证性研究才是科学研究,实证即等同于科学。由于我国传统文化长期缺乏实证研究的思想方法,因此,目前特别需要继续强化实证研究,进一步提高国内科学水平。

  崇尚实证研究有着合理的根据。西方教育早期提倡的实证研究是对近代自然科学的直接继承。实证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孔德曾指出,实证就是“指能为事实所证明的、确实的、实在的、有用的东西”,而所谓科学就是指对人们所经历的事实与现象的描写和记录。法国哲学家孔德把许多美好的东西赋予了实证研究。概括起来讲,西方流行的实证研究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注主客体的二元分离;二是取得感官和感觉反应材料的确证。认为世界上只有人们亲身经历的事实是确实可靠的。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经验证实的基础上,要把这种科学方法应用于哲学、社会和教育活动。

  实证研究思想影响下的西方近现代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面临着许多困境。正如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在《教育科学之资源》一书中所说:“简单地从自然科学那里借用实验和测量的技术,并不能建立教育科学。”因为实证性研究虽然比传统经验、技术更为高效,但也存在着“散、小、轻、薄”等局限问题;陷于方法中心主义而不是问题中心论;容易脱离现实生活与社会实际。同时,许多实证研究也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开展,只能关注表层现象而非深层问题。如果将实证研究推向极端,则难以实现服务于人类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宗旨。

  我国传统体证性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切重要的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我国传统文化重视体证性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这样几个方面。

  习性论是传统教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学者主张的习性论,是强调在尊重人的自然天性基础上,更为重视后天“习”的作用。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教育活动需要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然天性。古人所讲的“习”主要包含有三种要素:一是习惯,二是练习、复习,三是践行、实行或实际行动。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三字经》提出,“苟不教,性乃迁”。

  孔子虽然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但在实际上并不承认天生有知的人,而是一位“学知论”者。

  《孟子·告子上》中认为,“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从性善论的观点提出,“性之相近,由于人性皆善”。荀子则主张“人之性恶”,如果任其发展就会积恶愈深。《荀子·性恶》中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王廷相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认为“凡人之性成于习”,先天之性不及后天之习重要。王夫之强调“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可见,古代教育家提出的习性论,一方面认为人受到先天秉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更注重后天习性的塑造作用,体现出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萌芽。

  学与思相结合论。学习与思考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传统教育最为经典的话语之一。孔子把学习与立志、学与思、学与习、学与行紧密联系起来,将学习划分为“立志、学、思、习、行”这样缺一不可的五个阶段。《中庸》则进一步把学与思的内在关系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还将“思”细分为“审问、慎思、明辨”三部分。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学思结合观点,同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学会思维、深度学习,具有一定的内在相通性。

  重行主义的知行结合论。“知行”关系是一个涉及教育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的重要问题。我国古人早有“知为先,而行为重”的主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诗句,长期以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观念。王阳明曾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黄宗羲认为,“致良知”的致,即“行”字。他还提出,“学贵履践,经世致用”。传统知行合一观点述及实践与实用相结合的内容,尤其强调学以致用。这些观点中闪耀着的实践、实用的经验,会生成认知智慧的思想光芒。

  体道与践道相结合。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理性观点,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根基。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着“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大自然养育”的观点。古代先哲提出,人应当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在心灵上与大自然相通。在缺乏科学技术手段的时代里,“道法自然”“顺其自然”这种提倡回归自然的观念,无疑是最为朴素和理性的思维策略路径。“天人相合,内外相联”所主张的是返身内求,而不是外在追求。传统文化提倡的“觉知、觉悟、觉得、自觉”,就是重视自己体认、体验、体悟和体证,通过心灵觉醒的方式直接体验到并生成自身的认知心理,东方这种注重内在主义的返身修行观点与西方的外在主义追求,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兼融教育智慧,不过分夸大实证研究的功能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持续变革发展,如何更好地传承体证性思想,并将其有效纳入现代教育培养活动,是我们亟待探索及解决的重要现实课题。西方当前的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有“样例学习与做中学习”两种类型,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视体证、践行思想,具有一定的兼融性。

  西方教育普遍重视对科学知识技术内容的传授与学习,但也存在着推崇间接学习、观察学习和表征性学习的弊端,容易产生脱离生活实际、缺少领悟践行等严重问题。我们应该相信但不能迷信实证研究,不应过分夸大实证研究的功能。弘扬体证性思想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借鉴吸纳更多西方先进做法,对于积极推进我国现代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及现实针对性。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作者:霍嘉西

  《中国教育报》2020年03月12日第8版 版名:理论周刊·思想前沿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全民战“疫”】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街道战“疫”记 【甘肃全民战“疫”】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街道战“疫”记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庄浪 扶贫车间复工忙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庄浪 扶贫车间复工忙
  • 慎终如始 善作善成 夺取抗疫最后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坚定甘肃省干部群众信心催人奋进 慎终如始 善作善成 夺取抗疫最后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坚定甘肃省干部群众信心催人奋进
  • 兰州榆中县:农业科技培训“花样”多 兰州榆中县:农业科技培训“花样”多
  • “3·12”植树节 压沙造林 甘肃百名记者播绿八步沙 “3·12”植树节 压沙造林 甘肃百名记者播绿八步沙
  • 【甘肃全民战“疫”】民警的这些暖心事(图) 【甘肃全民战“疫”】民警的这些暖心事(图)
  • 落笔担使命 躬身学楷模 甘肃百名记者播绿八步沙 落笔担使命 躬身学楷模 甘肃百名记者播绿八步沙
  • 【一线抗疫群英谱】医者仁心 情洒荆楚 ——记蔡辉和他带领的甘肃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一线抗疫群英谱】医者仁心 情洒荆楚 ——记蔡辉和他带领的甘肃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