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高校力量
战“疫”中的高校力量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场战役,又是一次大考。
这是如火的考验,正在淬炼真金。中国人民正万众一心,与疫情顽强斗争。
这是无畏的逆行。全国各地白衣战士集结驰援,传递信心与希望。
这是只能赢不能输的战斗。从医疗救治到后勤保障,从联防联控到联合研发,全国人民同舟共济,扬起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精神风帆。
中国高校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众志成城 驰援武汉
中国抗疫,再次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力量。
这力量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的综合实力,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英勇奋战。在这场大考中,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形成了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中国人民展现出的中国力量, 得到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高度评价。谭德赛认为,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一个多月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中国行动、中国速度,汇聚起强大正能量,把中国人拧成一根绳。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教育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以最大的努力、最严的措施、最快的速度,全面落实防控措施,为全国近3亿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构筑起一道安全可靠的健康防线。
教育部迅速成立了由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为组长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精神,认真贯彻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和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坚持组长、副组长“日部署、日研判、日调度”机制,加强对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持续部署推进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
“战时状态要有非常举措,要把问题想得更严重一些,应对措施更坚决一些,一切要想在前面、做在前面,一切都要做细做实,坚决防止疫情在校园蔓延。”在全国教育系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上,陈宝生部长这样强调。
制度优势,体现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体现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闻令而动,令行禁止。
教育部守好“责任田”、护好“一校人”的指令一经发出,教育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各学校书记和校长积极响应,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全力以赴,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在这次教育系统防疫战线中,高校的力量举足轻重,高校不仅要守好校园,还冲在了防疫第一线。
截至2月10日,123所高校287家附属医院派出7924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及湖北省。其中,教育部直属20所高校附属医院全部派出医护人员。此外,全国350多家高校附属医院按照当地部署全面投入当地疫情防控。高校附属医院已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生力军!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都牵挂着武汉。1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联合学校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紧急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随后,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陆续开通电话心理支持服务热线,均由有丰富经验的咨询师接听,主要服务因疫情出现产生不良情绪的人群。
部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等高校主动参与科研攻关,配合科技、卫生健康等部门专业力量共同攻关。
2月13日,由清华大学尤政院士、董家鸿院士领导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已成功通过应用测试,进入临床试用阶段。该系统具有同步实现智能化影像诊断、临床诊断及临床分型三大功能,有望大幅降低临床医师及影像医师的工作负荷,同时使患者可获得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采取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成功救治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该患者也是湖北省首例患者。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采取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成功救治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也是湖北省首例患者。这个好消息如冬日暖阳驱散了多日的阴霾。
“第四批上一线已经出发。”1月23日下午,武汉大学医学院在北京工作的校友在群里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战“疫”前期,由于医疗资源紧缺,武汉各家医院开始紧急求援。全国多所高校校友会自发组织捐赠行动,口罩、防护服、防冲击眼罩、防护面罩、手术衣等紧缺医用物资向武汉汇聚,在物资上尽一份心力。
还有许多学子,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留德学子在最短时间内采购了34万欧元医护物资,当地时间1月27日首批物资已发出;由全丹中国学联募捐采购的17万余只医用口罩,于当地时间1月28日已完成打包启运武汉;全韩中国学联号召在韩华人参与专项募捐,不到10小时,收到捐款50余万元……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让人们相信,寰球大地上处处充满中国力量、中国温度和中国情怀。
疫情阻击战面前,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每一个细节都反复讨论、推演。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持续部署推进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每一项具体擘画,都是对疫情防控的真正盘梳,成为不断战胜困难的底气所在。
英雄逆行 高校担当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是英雄。
1月18日,提醒大家能不到武汉就尽量别去的钟南山院士,当天傍晚,却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
84岁的钟南山院士的几次亮相,都是历史性的、标志性的。他的发声都让人信服,他的建议都让人受用,他的判断都让人心安。《人民日报》这样评价——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2月20日,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武汉ICU病房问诊结束后,脱掉防护装备,面部的压痕清晰可见。在民众的泪眼和心中,73岁的李兰娟院士脸上的压痕是“勋章”,是撼人心魄的责任担当。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少将陈薇,大年初二带领团队进驻武汉,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展运行,大大加快了确诊速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带队北医三院第二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赴武汉,组建危重症病房,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大年初三赶赴武汉参与救治。近一个月来,亲拟处方,指导临床一线合理用药,逐步探索中医药诊治良方。2月12日,他率领20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江夏方舱医院。
……
他们是院士,也是一线抗疫战士,他们是惊涛骇浪中的定海神针。
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是数万名来自全国高校附属医院的白衣战士。
在看不见敌人的战场上,他们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守护生命的防线,用实际行动写下了保家卫国的战“疫”史诗。
“我申请长驻留观室,进行下一步的病情分检工作……此事我没有告知爱人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这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生张旃写下的“请战书”,也是一封满怀爱意的现代版“与夫书”。
“有需要叫我,我可以加班,不过别告诉我妈妈,省得她担心。”
“我没成家,也没照料孩子的负担。大家都在战斗,只有在战场上,我才能安心过好年。”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防疫一线我们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发热门诊,一份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的承诺书,承载了百名党员沉甸甸的医者担当。他们中,有在登机前接到电话毅然撕掉机票返岗的医生,也有甘当“落跑新娘”的护士……
年逾八旬仍奋战一线的桂希恩、感染后治愈即返岗的郭琴、“最美逆行者”吴小艳、“光头护士”单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近千名医护人员和数百位专家夜以继日奋战在抗疫最前线,与病魔较量,为生命接力。
武汉有80余所高校,据不完全统计,仅华中科技大学就贡献了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等十家附属医院投入到战疫当中。共投入医护人员3.3万人,投入病床8900余张,管理方舱病床近6000张。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集结!出征!时间就是生命!与瘟神赛跑!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山东、河南、陕西、辽宁、黑龙江、江西、云南、广东、湖南……全国各高校附属医院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极短时间内集结骨干力量,星夜驰援。他们有着共同的目的地——武汉!湖北!
为支援武汉,1月26日晚上10时多,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兄弟医院专家共同组成的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连夜抵达武汉。
在从机场去驻地的路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吴文芳在车窗上默默留下几个字:“武汉加油!人民必胜!”后面还画上了一个笑脸,似乎在满怀信心地说,“武汉,加油!我们来了!”
“我自愿申请参加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愿意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奉献一切!”1月25日,大年初一,由13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湖北,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20名队员在“生死状”上签字,按下了红手印。
“疫情防控是一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这也是祖国召唤我们这些医护人员冲到战‘疫’最前沿的时候。越是艰险越向前,支援武汉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作为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个主动请战的护士,郭亚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坚定的意志写下了这封字字千钧的“请战书”。
作为辽宁省援助武汉重症医疗队队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丁仁彧带领辽宁援鄂第二批150人团队,于2月4日下午接管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两个病区。他们负责的病人一半以上都是高龄人群,大部分属于危重症患者。丁仁彧说:“我们就是在和死神赛跑。”
“众志成城天回玉垒,一心问道铁扣珠门。”这是83年前,中国著名文学家吴宓为齐鲁、华西联合医院题写的一副对联,83年后,齐鲁、华西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正在延续。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两家医院派驻医疗团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联合开展工作。
以一身白衣,舍一己安危,守一方平安!这是北京协和医院的承诺。
百年湘雅,从未负国!这是中南大学湘雅的豪情。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
每一个逆行身影,都是英雄!
这是职业精神的彰显,这也是爱国情怀的体现。
平凡而伟大的他们,用挺身而出筑牢了坚实的战“疫”屏障。一个个城市向“零”靠近,一个个“连降”的捷报频传。他们以“提灯精神”,为我们点亮了胜利的曙光。
知识渊博,专业过硬;悬壶济世,心怀悲悯;敢于担责,敢说真话;义无反顾,不怕牺牲;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
这不是一座城、一群人在战斗。从三尺讲台到战“疫”阵地,从世界各地到武汉前线,师生校友化身战士,高校学府皆成砥柱。
这是最真实、最生动、最美好的教科书,这是大学精神最生动的呈现。为了阻击凶险狡猾的病毒,高校白衣战士,为我们筑起守护生命的白衣长城。
科学战“疫” 高校力量
2月25日,天津大学宣布,该校生命科学学院黄金海教授团队已经研发出新冠病毒口服疫苗,目前科研团队正在寻求合作方,希望能推动疫苗早日走向临床。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疫情防控工作十六字要求中,科学防治是重要内容。
大事难事看担当。在这场战役中,中国高校冲在疫情防控、临床诊治、科学研究的第一线。
17年前,以钟南山为代表的科学家和医护人员——他们站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他们的责任、奉献、良知,以及对科学精神的执著,让中国人民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此刻,科学仍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中国高校在抗击疫情的行动中也在不断丰富科学精神的“中国内涵”。
秉承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中国高校在人们需要事实而不是恐惧的时刻,在人们需要科学而不是谣言的时刻,挺身而出。
知识就是力量。各高校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帮助公众科学地自我保护和救助他人;引导公众尊崇科学、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纾解焦虑情绪,消除恐慌心理;营造科学防治的社会氛围,为疫情防控凝聚强大正能量。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开通了心理咨询服务,在疫情期间为师生及全国民众提供帮助。
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将疫情防控和全民健身结合在一起,直播科学健身录像,为居家不能出门的公众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引导民众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除此之外,全国还有很多高校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助力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彰显了中国高校的责任与担当。
从1月25日大年初一到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疫情防控的指示中强调科技支撑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要求。从科学救治到研判疫情,从药物研发到疫苗开发,从“揭榜挂帅”到科研信息的开放共享,从一线临床技术创新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
秉承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各地各高校科研人员坚守科研一线,加班加点、争分夺秒与病毒抗争, 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的攻坚战中。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疫情诊治的关键环节之一,应湖北省卫健委要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迅速响应,在省内率先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积极开展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协助临床决策以帮助加快疑似肺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合作企业联合研制了一套低功耗物联网定位产品。该产品已紧急用于武汉方舱医院,部署后可以实现医院内人员及物资的实时定位及动态管理,大幅提高方舱医院的管理效率。
2月中旬,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新泉课题组和医学院张林琦课题组紧密合作,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准确定位新冠病毒和受体相互作用位点,阐明了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介导细胞侵染的结构基础及分子机制,从而为治疗性抗体药物开发以及疫苗的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疫情防控紧张进行的同时,各地各高校纷纷加强科研攻关,用科技助力疫情防控能力增强,一大批科研项目有序开展。1月31日,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攻关项目启动,来自河南高校等机构的首批7位科学家领衔开展七大专项科技攻关。
山东、辽宁、甘肃等省份也纷纷紧急启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研攻关特别专项,迅速组织高校等相关单位组成科研攻关专家组,围绕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特征,着重在流行病学研究、快速诊断技术、诊疗模式研究、中药协同治疗防控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全力打好科技防控攻坚战。
人类与新冠病毒的胶着对垒还在继续,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正如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所说,防控这一疾病最强有力的生产力一定来自科学研究。
万众一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我们坚信,只要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春已至,万物生长;人心齐,胜利可期。
《中国高等教育》记者 唐景莉 通讯员 袁芳
原载2020年第5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者:唐景莉 袁芳
相关新闻
- 2020-03-26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防疫工作
- 2020-03-26关于高校党委担当有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系统思考
- 2020-03-26以“大美之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打赢全民抗疫之战
- 2020-03-25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新纲要是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