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教频道 >> 海外留学

英国“非正式”活动培养爱国心

2020-04-14 09:00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他山之石·关注域外爱国主义教育

  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近期,教育部印发了《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在教育系统扎实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很多国家也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国家认同感。从本期开始,本版将开辟“关注域外爱国主义教育”栏目,陆续介绍英国、俄罗斯等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活动,以期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参考。

  ——编者

  从2002年开始,英国政府要求在英国的所有公立中小学校进行公民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其中,课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形式在中小学教育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自由主义的影响之下,在英国学生成年进入大学之后,如何在大学校园中进一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与作用,对于教育部门和政府来说是一项较为重要的任务。

  在英国高等教育阶段,学校和相关组织会运用其他形式的非正式课程进行相关的公民与爱国主义教育。

  英国大学社团活动

  通过思辨加深对于国家与爱国主义的认知

  在英国的大学生活中,除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之外,大学社团生活作为学校生活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如有相同兴趣的同学达到一定的数量,学生们可以自行向学校申请成立社团,学校经过审核和讨论后就可以批准其注册成为学校认证的大学社团,可在校园中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有些大学拥有上百个不同的社团,例如曼彻斯特大学就有400余个不同的社团。这种相当宽松的环境,对于学生们理解、讨论和实践爱国主义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尤其是政治相关的社团。在英国所有注册的大学中,共有41个经过大学与当地机构认证的政治社团。其中,最早的政治社团于1787年在爱丁堡大学成立,最新的社团于2019年在英国伯贝克大学成立。在相关的社团中,大学政治社团被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分别为辩论型社团、政党分部、政治组织、国家青年联盟、智囊团、无党派组织等几个大类别。

  辩论型社团顾名思义,学生相聚在一起基于某一社区、国家或国际的议题进行相关的思考与辩论。例如,英国历史最悠久的政治辩论学会“爱丁堡诊断会”中,学生们会在每周特定的时间着特定的服饰进行集会,而会议的内容包括对于文学、哲学、社会、国家等各个方面进行驳斥、批评和辩论。最为著名的辩论社团为成立于1823年的牛津大学辩论社。除了定期的辩论活动之外,还会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人士来进行演讲,包括美国总统、英国首相、各国政要、歌手、演员、艺术家等。

  在牛津大学辩论社几百年的辩论活动中,1933年2月有一场最为著名的、充满争议的辩论,称为“国王与国家辩论”,学生们在会上对于是否为国王与国家而战进行辩论,最终辩论后的动议提出:“本组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为国王和国家而战。”此项动议在当时的学界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而在英国内部,尤其是大学生的层面,掀起非常大的波澜。多年后在1983年,距离上一场辩论整整50年后,牛津大学辩论会又开始了1933年的相同议题。在“本席不会为女王和国家而战”的辩论题目中,最终的投票结果为187票赞成,416票反对驳回了这项动议,这一场辩论代表着一个巨大的转变,代表着英国大学对于国家与君主的认同和支持有非常明显而巨大的变化与转变。经过1982年的英阿福克兰岛战争英国大胜,英国的国际地位增强,同时这场辩论对于英国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来说又是一针强心剂。而到了2013年,即1933年辩论80年后,牛津大学辩论社又再次组织了一场“本席不会为女王和国家而战”的辩论,而这场辩论的结果,国家与君主的认同再一次赢得了胜利。除此之外,对于政体、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教育政策等方面的辩论,进一步刺激了学生们对于国家意识与爱国主义的认知与认同,大学生通过思辨进而加深对于国家与爱国主义的认知。

  英国采用政党政治,即两党轮流执政,因此,如何吸引选民参与到政党活动中就显得格外重要。英国部分大学会在学校中直接建立政党支部,进而促进他们参与爱国活动,包括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阿伯丁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等。其中,位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拥有英国最全的政党支部:工党、保守党、自由民主党与苏格兰民族党,其中保守党的政治支部为英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学政党支部。通过建立一系列政党支部,英国大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活动加入到其中。而政党为吸引学生们参与相关的互动,会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而在相关的活动中,政党都会将爱国主义作为一个突破点去吸引学生。

  英国王室活动

  借助仪式引导学生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除去大学政治社团组织的政治活动,英国王室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每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或其他王室成员都会定期参观与拜访英国大学,如奠基仪式、建成仪式、毕业典礼等等。英国王室作为英国的重要标志,深刻影响英国人对于国家的认同与理解。在英国法律中没有具体规定具体哪一首歌为英国国歌,但是一首爱国歌曲《天佑女王》经常在外交场合和重大节日中作为英国国歌的角色出现,从其中的意义就可以看出英国王室对于国家团结的重要性。同时,每年的一些王室重大活动都会被作为重要的团结形式,例如每年英国女王生日王室阅兵庆典,学校社团会组织与之呼应的活动来体现,而学校的乐队和演奏队伍会专门学习《天佑女王》和在王室阅兵庆典中使用过的音乐,并向广大师生演奏与展示。例如杜伦大学,每年会有一天专门演奏相关的王室乐曲并邀请学生与老师聆听。同时,每年英国女王与英国王室成员都会挑选一部分英国大学进行王室访问,而他们的每次访问都会受到非常特别的关注。虽然他们不是政府工作人员,无法直接影响学校的政策,但是他们的访问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团结的意义。甚至有些情况下,在一些英国大学中,有一些社团会专门成立和王室有关的社团,如在伦敦大学学院与爱丁堡大学的爱丁堡公爵奖协会等。

  英国王室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2018年的一项有26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69%的人支持君主制,只有21%的人不支持君主制。而对于王室成员来说,大部分王室成员普遍拥有非常高的支持率,对英女王的不喜欢程度仅为1%,哈里王子为3%,威廉王子夫妇分别为3%与4%,如此高的支持率意味着王室在代表国家层面有非常大的影响。

  而在对于大学生的关于国家形象的相关问题采访中,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则是女王、王室,其次则是米字旗、炸鱼薯条与酒吧。事实上,在英国人心中,英国王室在国家团结与爱国主义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大学军人训练中心

  为学生的爱国主义活动提供一个突破口

  英国普遍使用募兵制,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使用征兵制,因此,如何吸引年轻人加入军队是英国军事部门非常重要的责任和工作。而大学军人训练中心独立于各个军种的部队存在,不隶属于某个军种管理,而且大部分训练中心成员不会直接加入现役或者预备役部队。而在英国的各个地区,都会有专门的军人训练中心。在中心的训练计划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基本的能力培训、领导力培训与领导力实践,而在具体的实践中,爱国主义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

  英国大学军事教育委员会理事会2015年发布的一篇报告中提到:“大学军人训练中心在为英国军队训练年轻军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对当时大学生的精神和爱国精神的极大赞扬。”报告还强调,大学军人训练中心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提供一个突破口,从而为大学生活增添新的维度和内容。通过这个大学军人训练中心,“在国家处于极度紧急状态的情况下,人们的爱国主义情绪会像过去一贯的情况那样,使一定数量的绅士挺身而出,接受委任”。即使这些学生大部分不会进入现役部队服役,但是他们仍然可以接受到不少的军事训练并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同时相关的领导力训练和爱国主义内容能使得他们对于国家具有较深的认同程度。受到训练的学生会向他们的朋友宣传训练中心,进而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这样的良性循环保证了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仍然能受到相关的军事训练和爱国主义教育,一举两得。

  爱国主义教育启示

  发挥学生在爱国主义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对英国高等教育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几个方面的介绍分析,可以发现其几个特点并给我们带来启示。

  首先,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爱国主义教育不应只出现在书本中和课堂上,还要体现在日常生活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需要进一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在教师和学校的指导下,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学生自行组织的读书会、辩论会、社团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与实践,以期发展和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认知。

  其次,突出榜样的作用。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榜样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在具体推广榜样的宣传与教育中,需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实际,提出学生广泛接受的、认可的、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典型人物和案例。同时,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们自发组织相关活动来宣传他们身边的榜样,这样的榜样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从而能取得更加积极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再其次,突出军事教育的作用。爱国主义一直是军人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普通高等教育不同于军事训练,应该结合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借鉴军事训练一些做法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目前相关军事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仅仅体现在军训的短短几周中,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在高等教育阶段,可以提供一些军事相关的课程,如军事训练、军营参观、甚至短期军事化培训,加强纪律训练和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本文为该院重点项目“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落实机制研究”成果[GYB2019006])

  作者:仝耀斌 石磊

  《中国教育报》2020年04月10日第6版 版名:环球周刊·国际教育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