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战疫情,首都高校传来一波好消息
科研战疫情,首都高校传来一波好消息
尽管疫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但是首都高校近日却频频传来喜讯。在众多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纷纷发布。
北京大学:创建现场空气中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系统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要茂盛教授团队对现有北京大学的国家发明专利进行了改造升级,集成北大和企业合作研发的大流量空气采样(每分钟采集400升空气)与现有商业化机器人、现场快速提取病毒RNA与核酸扩增等技术,创建了现场空气中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系统Air-Cov-Watch(ACW)。
清华大学:饶子和院士团队合作破译抗新冠病毒关键药靶三维结构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饶子和院士领导的一支由清华大学娄智勇教授和闫利明博士、上海科技大学杨海涛教授和王权教授等人组成的“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新冠病毒联合攻关团队”,在新冠病毒抗病毒药物核心靶点主蛋白酶(Mpro)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三维结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为抗新冠病毒药物研发提供了关键的结构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于4月9日、4月10日先后在Nature和Science期刊上在线发表。
在新冠病毒疫情出现后,饶子和院士团队迅速响应,利用多年在冠状病毒领域的研究经验,仅用一周时间就解析了主蛋白酶Mpro及其与抑制剂N3复合物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为方便相关科技工作者第一时间开发以该酶为靶点的抗病毒药物,团队第一时间公开了研究成果,并在PDB蛋白质结构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 PDB)公开了结构坐标。
饶子和对冠状病毒聚合酶RdRp的研究始于2009年,十余年间从未停止过探究的脚步,依靠几届师生不断接力优化的经验,在新冠状病毒爆发后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解决了样品表达纯化组装和计算的难题,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状病毒“RdRp-nsp7-nsp8”复制机器2.9 ?的冷冻电镜结构,提出了瑞德西韦等药物的效应分子抑制聚合酶RdRp的可能模式。
新型冠状病毒RdRp-nsp7-nsp8聚合酶复合物2.9 ?分辨率分子结构(Coulomb potential map)。螺旋状分子为类比同类机制聚合酶判断的RNA模版链(灰色)与新生链(红色)的位置和走向;瑞德西韦预期以效应分子(GS-443902)的形式结合于催化反应中心阻断RNA合成(右下插图);背景为新型冠状病毒冷冻电子显微照片及聚合酶复合物处于不同视角下的分子形态。
该研究首次勾勒出新型冠状病毒复制机器的内部构造,并为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药物如何精确靶向并抑制病毒复制提出了合理解释,这为深入研究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复制转录的分子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为开发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开辟了新途径。同样,团队在第一时间公开了研究成果,帮助全球抗病毒药物研究领域迅速开展工作。同时,应Science期刊编辑的邀请,团队于3月16日将该工作投送至Science期刊,于4月10日在线发表。
北方工业大学:国内首个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挂牌
4月15日下午,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和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北方工业大学共建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签约、挂牌仪式在北方工业大学举行。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丁辉指出,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储能技术的创新突破将成为带动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颠覆性调整的重要引领技术。当前,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风口浪尖,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在“新能源+储能”这一领域高瞻远瞩、战略部署,为我国储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以“引领先进储能技术、支撑国家战略发展”为使命,开展储能技术的研发,对实现技术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学校储能学科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发挥学校“北京先进碳材料促进会储能专委会”理事长单位的资源优势,可推动储能技术研发、储能装备制造、储能示范应用等产业链发展,利用先进的储能技术带动联合单位储能领域全产业链发展。希望三方今后在新能源+储能工程化、规模化推广应用;储能大数据中心;储能系统检测认证等方面加强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北方工业大学是北京市首批“一带一路”国家卓越工程师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1%,具有国际高水平及影响力,彰显了学校工程学科实力与底蕴。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任伟理对学校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表示,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体现了国网综能服务集团迈向国际领先企业,大力实施人才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的决心和信心。
据介绍,储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作为国网综能服务集团科技创新共同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方重点围绕国家储能发展战略,协同合作开展储能前沿关键技术研究、标准体系建设、“高精尖缺”人才培养、重大发展战略构建,打造储能技术自主创新的国家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地。
北京建筑大学:学校将成立三个新型机构筹备组
4月29-30日,北京建筑大学党委分别召开会议宣布成立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筹备工作组、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院筹备工作组、文化发展研究院筹备工作组。
党委书记姜泽廷指出,在“十三五”收官、科学谋划“十四五”的关键时期,学校着力打造三个中心,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高层次人才培育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大数据中心,做好“三件事”:一是着眼于提升立德树人软实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二是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硬实力,以更多更高水平的国家级学科、人才、平台、项目强化工科院校的特点;三是进一步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党委决定成立三个研究院筹备工作组,就是着眼于提升科技创新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化水平,为学校事业提供内生动力。
姜泽廷强调,科学技术研究院要构建北建大新型创新网络和创新生态,以我为主,练好内功,整合资源,织密外网,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北建大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和大数据中心;要坚持需求导向,瞄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解决国家和首都重大战略需求和战术需求;要作学校的“主力军”和“尖刀连”,成为学校未来事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院要依托“一带一路”建筑类高校联盟,整合挖掘中法能源培训中心等国际化科研实践资源,聚合国内外的知名人物和重要专家学者,对标国际规则,创建高层次的、北建大发挥主导作用的国际化平台,对应学校发展目标和要求,以国际化的能力和成效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文化发展研究院要成为广大师生和校友的精神家园,要成为全体教职工再创业、再出发的能量源泉,要成为百年校史、百年老校应有的文化高地,成为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三个研究院要相互促进,形成“一块想、一起干、一家人”的工作合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统筹谋划,真抓实干,打造驱动学校未来发展的三台发动机,全面引领学校事业发展。
北京服装学院:健康防护柔性科技工程中心新产品亮相
近日,蓝科士-北服健康防护柔性科技工程中心面向专业级医护人员及大众消费者研发了系列新产品。产品上市在即受到广泛关注。
记者体验后说,蓝科士-北服健康防护柔性科技工程中心推出旅行防护服非常轻薄,还可以折叠进自带的小包里变成双肩背包。疫情防控期间,超市、公交车等公共场所人流相对密集,中心研发的产品既保证了美观又保证了安全,对于市民来说非常实用。危机里也存在着机遇,疫情也为服装行业带来创新的机会。
目前,中心研发的一次性折叠式KN95日常防护口罩、一次性儿童折叠式日常口罩、一次性防护口罩以及一次性防护服等产品已经上市。
据中心副主任王琪介绍,学校未来将推进蓝科士-北服健康防护柔性科技工程中心与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的进一步合作,开发残障人士的防护服装。
记者 李继君 综合整理
来源:现代教育报
相关新闻
- 2020-05-18青岛理工大学:多彩“云宣讲”为开学返校护航
- 2020-05-18湖南一乡村小学:“绿色银行”践行劳动教育
- 2020-05-18乡村小学换新颜
- 2020-05-14武昌理工学院大四学生张妍—— “志愿红将是我一生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