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建设思考
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建设思考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折射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面对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如人员分散、应对重心不断转移以及对信息技术的重大依赖等,高校整体综合应对能力、教育教学应变能力、社会期待回应能力等还存在短板。在此过程中,高校探索了许多好的做法,取得了一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危机意识、利用好抗击疫情的教材等有了一些新的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教书育人
2019年底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高校也是其中一位重要的“答卷人”。有研究表明:我国70%以上的突发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为重大传染病。[1]同时,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曾对我国高校正常秩序造成重大影响,此后的禽流感、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一系列疫情接连上演,对我国影响相对较弱,高校常守绝缘净土,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脱敏”训练,未及提升“自身免疫力”。新冠肺炎疫情唤醒各界风险意识,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思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与高等教育管理已成重要命题,建设并完善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势在必行。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一系列全新挑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和严重损害的特征,这种损害包括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本次疫情对于高校的影响和冲击主要来源于多个方面。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时正值学期初,大部分师生集中在校,只有毕业生因实习和求职而流动性较大。彼时,高校实行封闭式管理,限制人员流动,管理成本相对较低,高校主职主业—教学工作未受到“致命”干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高校大多已经放寒假,留校学生不多,校内人员聚集性传播风险较低。但同时,高校联系、服务学生管理成本增加,难度明显加大。如若春季学期正常开学,刚性跨省、跨地区师生流动,势必对全国控制人员流动带来巨大压力。同时,高校教职工正常放假,管理人员分散,工作力量受到明显制约。
一是从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到防控和教育教学“两确保”。爆发初期,疫情来势凶猛,高校大多处在应急反应状态。落实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指令,管好校门、做好防护、稳住师生、降低流动是这一阶段高校采取最多的有效应对措施。进入2020年2月中下旬之后,查漏补缺工作基本完成,疫情防控工作逐步进入“常态”,控制返城返校人员、严防疫情输入成为重点。随着原定开学时间来临,“停课不停学”成为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的唯一选择。二是从内外兼顾到以校内为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师生多在校外,高校在做好校内防护措施的同时,花费大量的时间逐一联系并确认每位师生员工的状态,并保持日常的联系和服务。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学生势必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有序返校,高校关注的重心将从内外兼顾转向以校内为主,人员密集等特点将导致高校的防控压力再一次急剧增大。三是从关注国内疫情到聚焦境外输入。2020年3月中下旬开始,国内的新增病例几乎全部转为外部输入,防控压力逐步由控制国内疫情发展转为防止外来输入。高校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主体,许多学者、学生等人员交流外访,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众多,高校“外防输入”的压力骤增。
为加强物理空间的隔离,应对疫情和高校正常运转需要,借助网络技术成为不二选择。一时间,视频会议系统、远程办公协作系统、线上教学平台、电子教材图书文献等产品大量进入人们的视野,高校自主开发应用的网络教学科研系统或开足马力,或匆匆上马。信息技术伴随的安全性、适应性、延续性等一系列风险和挑战是高校在并未充分准备和论证评估情况下的被动“接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从“育精英”到“育大众”,需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过程和质量,关注内涵发展。学生群体更加强调个性、注重权利表达,更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传递心声。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从侧重教育引导到服务指导,从关注教育到关注人本身的转变,难度不断提升。高校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国际化、信息化程度深,社会关注度高,高级知识分子聚集、思想活跃、具有批判精神,以上特征重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尤为突显。
当前高校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尚有明显短板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破坏性等特点,需要高校在顶层设计、专业人才队伍、条件保障等方面有妥当的应对机制和能力。“非典”过后,高校未曾遭受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袭扰,也极少开展有计划演习或推演。因此,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表现出的敏感性不够、应对能力不足等问题。一是制度准备上,大多高校没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制度和体系,即便有成文的制度,也多因年代久远被束之高阁。二是本次疫情正值寒假,原有的党、团、班一体化组织结构体系和社团组织的引领疏解功能在早期功能发挥受到制约。三是管理骨干缺少相关训练,处置突发事件和舆情应对的能力经验不足,缺乏系统性、程序性和规范性。四是高校缺少专业的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和熟悉公共卫生工作的医护人员。五是师生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意识淡薄,风险意识不足,对不良舆情辨识度有待提高。六是防控条件保障不足,高校多面临着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难有用于医学隔离观察的独立区域,大部分高校的医务室配备距离师生日常需求有差距,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是捉襟见肘。
近年来,高校在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育信息化、线上教学等已被广泛提及乃至应用。信息技术绝非万能,教育信息化也非一日之功,充足的硬件资源、完备的线上教育产品、确保教学秩序运转的系统、具备教育信息化意识和能力的人员等,缺一不可。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早产”的网络教学,颇感“让人欢喜让人忧”:在疫情防控期间,会议卡顿、课程掉线等是常见现象;一些学生所在地网络不通、没有终端等;各类线上教学内容短时间内大量涌现,鱼龙混杂。教育公平风险、技术风险、质量风险、舆情风险以及意识形态风险等,必须让教育管理者擦亮双眼。
高校承担着包括服务社会在内的多个职责使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还承担着医疗救护(医学院、附属医院等)、疫情科研攻关(疫苗开发、药品研制)等直接职责。我国内地的三级、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仅69家(其中四级仅1家),规模普遍不大,大多隶属各级疾控中心。高校作为目前科学研究的主体之一,集中了生物科学、医学方面的最优势力量,对此却参与较少。与此同时,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社会对于高校发挥坚持科学精神、引导健康思维、培育社会新人等使命也有较高期待,面对重大疫情更是如此。高校应该树立和强化这方面的意识。
首都高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值得借鉴的有效做法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任何作答都要担当、严谨,更要尽量做到有备而来。在梳理首都高校应对本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一些有效举措时,我们也发现很多值得借鉴的做法。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快速组建包括指挥、决策、执行、监督在内的类战时工作体系。疫情始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社科大)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决策系统),同时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系统),初期下设排查管控监督组、医学指导组等十三个专项工作组(执行系统),责成各学院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机构(执行系统)。社科大纪委监察部门为主成立了执纪监察组,成为战“疫”之初就果断采取的“硬核”举措,随时督查工作落实情况(监督系统)。此后,指挥部根据防控工作重点转化,及时调整分组设置,新设教学组、科研组、学位工作组、出入境工作组,多个小组由分管校领导亲任组长,各工作组强化责任担当、细化工作举措,全校师生统一思想行动、校区学区联动联防,指挥部坚持每日会商制度,落实落细各项制度,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狠抓防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确保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有效调度衔接。
首都高校远离疫情主要地区,校内滞留师生较少,守“零”容易,控扩散难,要珍惜局面,为首都乃至全国防控局势作贡献。疫情爆发以来,首都各高校全力以赴,一系列有效举措确保校园成为一片净土。一是管住校门,严控返校,限制疫情传入;二是校内巡查,确保安全无死角;三是做好公共场所的通风、消毒;四是借势平安校园系统,加强校园全天候监控;五是做好医疗保障,设立医学观察区,保证口罩、消毒液等医疗物资和基本的医疗条件;六是确保各类物资充足,与外界交流信息通畅。
首都教育主管部门严格要求、有力指导、严厉督查各校掌握好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基本情况、所处位置、行动轨迹等信息,是此次高校夺取战“疫”前期胜利的制胜关键。首都高校第一时间通过各级学工系统、人事系统联系到了每一位师生,确定他们的实时位置,每日更新报告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看似繁琐,却意义重大。
北京邮电大学及时研发推出“大中城市社区疫情防控云平台”,解决了学校和社区必要的查询和统计功能。首都高校建立此类数据统计分析中心不在少数。实现了统一数据标准,各部门同步协作、同步分享,便于保存,能够随时分析和使用,是研判学校疫情防控形势的重要法宝。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更要格外重视对师生情绪的关注和干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及时启用线上网上心理咨询平台,结合心理疾病季节性特征,密切关注有基础心理疾病的学生,消解负面情绪,并通过解决师生关注的学业、就业等实际问题,缓释其精神压力。高校还特别关注参与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人员,他们承担了巨大风险和较大的心理压力,工作持续时间长,及时给予疏导。这些工作确保了心理情绪问题不与疫情危害叠加。
首都多所高校及早启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教学工作的谋划,制定教学工作方案,以在线教学为手段,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灵活采用远程指导、多平台支撑、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确保任务不减、质量不降。在确保“停课不停学”前提下,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加紧对抗病毒相关技术的研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发布了多个重大专项,鼓励师生结合公共卫生、国家治理等开展研究,抓好高校科研攻关,贡献高校战“疫”力量。
首都高校注重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机制,积极发挥新媒体矩阵的正面宣传效能,介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讲述师生感人故事,也对宣传学校起到很好作用。高校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加以研判、应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指挥部下专门成立舆情和宣传两个工作组,开通了疫情防控专题网。2020年2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疫情防控专题网站正式上线,集中发布社科大防疫工作动态和通知要求、普及防疫知识、传达上级精神,刊载师生感受文章和艺术作品等。此后的60天内发稿700余篇,提升了新媒体应战能力,锻炼了新媒体工作队伍,也成为多家主流媒体关注的一手信息平台。
抗击新冠疫情这场全民战争给高等教育的启示
加强思政工作,是打赢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两大战役的“生命线”。[2]防控大局之下,思政工作更不能迟到、不到、绕道。[3]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师生增强大局观和全局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全局利益的关系,理性科学对待疫情和防护工作,及时疏导师生恐惧、悲观、急躁、消极等负面情绪。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学生真心拥护和支持学校做好防控工作,以防疫、战“疫”的生动实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增强对学校以师生为本理念的认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教育部将思政大课搬到了网上、“云”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举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北京市学校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清华大学等一批高校举办“师生同上一堂课”等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政课,在凝聚力量、形成共识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次疫情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也暴露出高校在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新的历史条件下,象牙塔中的高校也要大力培育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意识和能力,高校要切实加强师生的危机意识,必须将国家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教育内容纳入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全方位地建立健全学校的应急反应机制,并定期加以演练、检验。目前,我国已有国家安全教育日、消防宣传日、防灾减灾日、禁毒日等法定宣传日,高校应倡导设立公共卫生安全警示日或教育日,不断强化全民族的综合危机意识。
回望战“疫”过程,最美逆行、各地驰援、多方捐助、志愿服务等都会成为难忘的共和国记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国际社会共克时艰、中国的大国担当、急救医院建设的中国速度等都会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最生动的教材。高校的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知识分子的使命升华、时代青年的勇力担当、大学生的体悟自省等,也都是难得的青年成长“参考书”和笔记。这些最好的教材、例证、笔记,会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要把它们应用在立德树人的全领域,直接化为一代代青年学生的历史记忆和责任担当,更要把它们永久地保存好、修订好、讲授好、传承好。(作者单位:张树辉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漆光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级重大专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治理研究”方向立项课题“高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长效应对机制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0-KYLX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育部思创中心“疫情防控与思政工作”研究专项“疫情防控中高校宣传思想与舆情引导研究”(项目编号:SCYJ0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邱顺翼,李多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基本策略探讨[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7(3):64-66.
[2]张政文,王维国.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3-19(3).
[3]张树辉. 高校应对“大考”法纪顶在前 党建做保障[N]. 光明日报,2020-02-25(13).
《北京教育》杂志
- 2020-05-21高校应对新冠肺炎危机的内部治理体系建构研究: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
- 2020-05-19国家卫健委发文: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
- 2020-05-19艺术类院校学子同上思政课 共话当代青年使命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