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
原标题:一体化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
[摘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思考、整体规划、立体设计,可从横向贯通的一体化来定位课程思政,从纵向延伸的一体化来发挥课程思政育人效应,从教书与育人的一体化来践行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从教学目标的一体化来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一体化;维度
课程思政指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挖掘学科课程内在的思政资源,以完成品德的塑造与人格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从一体化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思考、整体规划、立体设计。
从横向贯通的一体化来定位课程思政
学校课程体系是纵横交错的结构体系,既包含学科课程也包含经验课程,既包含必修课程也包含选修课程。在高等教育阶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并列的还有理科、工科、人文学科等构成的专业课程群,公共外语类课程,体育类课程,通识课程等。高校课程组织围绕立德树人目标,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目标统摄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思政课程具有显性的价值负载性,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规律。另一方面,所有的课程本质上都是人类对学校教育及人的发展“应然”状态的把握,这决定了课程必然受到一定价值观的引导,并不是一个价值无涉的领域。价值关涉性是课程教学的显著特点。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拓展,两者育人的侧重点不同。所有的课程都有育人功能,但是每门课程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不同,因此,育人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起到显性的育人作用。课程思政则是思政课程的拓展,属于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发挥“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价值功能,将学科内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嵌入理论知识的教授中,引领学生成长,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以立德。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不可替代课程,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协调三对基本矛盾,即国家意志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矛盾,理论抽象性与学生心理特征的矛盾,以及书本知识与现实境况的矛盾。课程思政在知识的传授中、在技能与能力的培养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思维、价值思维,充分发挥本学科课程知识体系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支持作用。
从纵向延伸的一体化来发挥课程思政育人效应
儿童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文化人的过程,就是通过小学、中学、大学的学校课程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并习得文化、启迪心智的历程,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身体不断发育成长,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逐渐成熟的过程。因此,学生品德塑造和人格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根据身心成长与发展规律和社会化进程设置相应的教育目标。
在高校课程思政提出之前,上海已经在中小学先行提出了内涵相同的学科德育。中小学德育的实施,不能单纯依靠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等思政课程,还要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等学科课程融合在一起。中小学学科德育是教师以学科课程为本位,发掘、揭示学科课程内在的德育要素并以学科课程为载体,通过整个学科教育过程实施的育德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如何将中小学学科德育纵向延展到高校课程思政,发挥持续育人效应?我们需要以一体化的视野进行审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在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地开设大中小学思政课背景下,课程思政也应该放置在一体化的背景下进行设置,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在推进“学科德育-课程思政”的一体化建设时,首先要注重各学段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要根据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和学段目标,合理确定课程设置标准,结合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利用各学科、各课程分学段有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教育阶段的课程形成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内容教育序列,最终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其次,要注重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思想的统一性。要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为准绳,以不同学段的育人要求和目标为指向,充分了解各个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的发展脉络,分析学科谱系背后蕴含的价值体系和德育内涵,并自然而然地提炼或嵌入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再次,要注重课程思政教学的梯度性。相对而言,中小学学科课程体现基础性、层次性与综合性,而高校学科课程呈现高深性、专业性与复杂性。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各个学段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用,应该基于本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学生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认同。
从教书与育人的一体化来践行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的教书与育人目的是否达到,即教师的劳动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书与育人的并行。教师的职业劳动目的与特点与其他职业是截然不同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即做到“授业解惑”,还要“传道”,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是与学生交往最密切的群体之一,学生素养的形成直接受到教师教学实践的影响,这是由教师劳动的特性所决定的。首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和根本使命,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处在这一劳动的终端,其劳动实践直接影响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劳动成果的产出。对此,高校教师要有充分的认识,要清楚地知道自己“为谁教书”“为谁育人”。其次,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征决定教师的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与其他劳动不同,教师用自己的思想学识、言行举止去影响和改变所劳动的对象——学生。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师,不管自觉还是不自觉,都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着示范。同时,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具备自我教育能力的主体。相关研究表明,模仿榜样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倾向。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风貌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最后,教师劳动主要依赖于作为劳动工具的教师综合素养。教师劳动的质量高低与效果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师劳动工具的完善程度,即取决于教师思想的好坏、品德的高低、知识的多少、能力的强弱、情感和意志的状况等。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神圣性也决定了教师应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高校教师要提升胜任力,强化对学科课程内在育人价值和育人职责的认识,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自觉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到德行兼备,做好价值引导和行为示范。
教书与育人是统一的。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要经由教书来实现,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育人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统一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的过程是关切个体生命成长和品格塑造的过程。因此,教书过程中必然蕴含品格熏陶的重任。康德一再强调:“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这就意味着大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通过启迪思想、熏陶情感、提升精神和完善人格,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获得成长,即实现育人。从这个意义上看,育人的达成,也就意味着课程思政效果的彰显。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书与育人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侧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课程思政的推进必然要遵循教书和育人的规律。首先,教书和育人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并非彼此分离、互不相干的两个过程,因此,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思路,当然这种“+”并非是简单的相加。教师只有挖掘每个学科课程独具的道德与价值意蕴,才能发挥好该门学科课程独特的育人效应。其次,“育好人”是教书内在的诉求,“教好书”是育人外在的基础。教书的目的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教书是包含着认知、情感、价值观等诸多体验的一种教育活动,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和追求真善美的意向,师生在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中进行教与学的能量互换,进行生命互动与实践交往。课程思政的特点就在于将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育人任务嵌入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教书过程中。课程思政要求教师确立明确的育人、育德意识,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的重要环节中巧妙地嵌入育人的元素。再次,要在教书的过程中培养高素质的人。高素质的人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旨归。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如何,必须以所育的“产品”——学生的素质来检验。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将教书育人的理论供给和青年学生的真理需求相结合,坚持将修德、明善的人格锻造与格物、致知的能力养成紧密结合,努力实现所有课程、全体教师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从教学目标的一体化来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
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结构,课程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成,决定着课程思政目标能否达成。传统教学设计强调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学科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利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反映课程的价值性,指向端正学习态度,形成相应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立场、价值观和态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思政目标的直接呈现,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知识载体,过程与方法是将知识与技能导向课程思政目标的方法桥梁。三维目标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承接、相互融合、有机统一的。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实现三维目标的一体化,才能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非独立于知识和技能之外,而是内在于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之中。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核心素养的概念被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三维目标的一体化达成有助于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也就是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
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充分研究教学对象——学生,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与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分析核心素养的达成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支撑,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可能以及教学中可能碰到的难点与学习瓶颈。其次,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充分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把握重点教授与讲解的内容,理清教学内容与学生既有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现实之间的关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不同类型的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方式不同,教师要根据课程的性质与特点,采用易于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将课程教学的育人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
【作者许瑞芳,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原载2020年第8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者:许瑞芳
相关新闻
- 2020-06-15要把准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研究的正确方向
- 2020-06-15教育精准扶贫要激发内生动力
- 2020-06-15以战“疫”的精神力量激励青年
- 2020-06-15警惕欧美新民粹主义思潮右转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