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契机
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契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决心投入到这场特殊的战斗中。目前,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的重大成效。对于教育界而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既是我们做好疫情防控的题中之义,也是全方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
自疫情出现以来,党中央和社会各界都特别关注教育问题,关注疫情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从回应人民关切的角度,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正在完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特别是在高校采取网络教学的背景下,许多家庭陪同学生同上一门课,都在关注教师的表现,关注他们的知识能力是否达到要求、能否满足青年学生的求知需求。对此,广大教师普遍利用新技术全力以赴地提升自己的讲课水平,以不负全社会的期待。高校也将线下资源和线上资源有机整合,形成“数字技术+鲜活实践内容”的课程体系,推进线上线下综合发展。通过这些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基于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效,高校应在全面把握教育教学改革基本任务的基础之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堂革命、线上线下综合发展、提升教师能力、完善评价体系为重点,全面总结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
全面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教育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
1.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
第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加以建设。高校统筹校内外资源,特别是利用好网络资源,在“高”和“精”上下功夫。“高”是指要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何总能在战胜风险中力挽狂澜,使广大学生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精”是指要善于从海量的信息中精选素材、精选案例,有针对性地强化价值引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从“高”和“精”的角度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出影响、讲出深度、讲出感动。积极挖掘校内外资源,通过书记校长第一课、“道路与人生”课程以及组织疫情防控与青年责任感大讨论等,帮助广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这次疫情,通过生动的案例,论述我们党是如何把握社会历史规律和科学规律,如何以人民为中心来打赢这场防疫战的。
第二,注重提升大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抓住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的机会,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大事和大势,并能够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用理论化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课堂讨论、学生点评、分组比赛等方式,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高校是一场大考。高校要从学科和学术的角度,对疫情的防控工作进行说明,特别是要注重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进行分析。如在讲到疫情可能对我国中小企业产生影响时,要将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帮扶政策讲清楚,还要将中小企业如何逆势而上的举措讲出来,通过理论与实际的互动,让同学们了解国情,深化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把握。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把专业课程讲透彻,更要将课程讲出价值温度,真正让学生们立下并学好专业知识、报效国家的宏愿。
2.抓住契机,全方位推进课堂革命
第一,突出问题性教学。问题的提出和归纳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考验,要求师生们在吃透书本和消化诸多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提炼。问题既要有现实性,更要有前瞻性。高校要利用好网络教学的契机,真正在问题性教学上下功夫,安排好课前预习和课堂讲授的衔接,在课堂上适当减少一般性的知识讲解,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们在课下寻找问题、提出问题,真正将课堂变成师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
第二,提升参与性教学。在信息技术被普遍应用的背景下,网络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学生在课中、课后随时都可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对教学重心进行调整。高校要进一步总结网络课堂的参与性教学特点,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形成师生课堂互动的新常态。
第三,落实差异化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课堂的技术特点,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的差别,将课堂设计成知识传授型、分组讨论型、回应问题型等不同类型,针对各种类型“量身定做”出不同的问题和讲课内容,有针对性地回应学生的知识诉求,精准补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短板。如讲金融风险防范时,可以根据同学们知识积累做出差异性分类,可针对金融风险的产生和特点、各国防范金融风险的实践、未来金融风险出现的趋势,进行分类分组教学讨论。
3.立足“一校一策”推进改革
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按照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统一部署大力推进。同时还要注重从各个学校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一校一策”的教育教学改革。
第一,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各个学校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时,由于其历史传统、学科结构、师生秉赋、资源保障的不同,改革的重点和路径也不尽相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这次抗疫实践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就始终围绕着学校特点,谋划好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方案。学校本着“育人育才、融通中外、内涵发展、创建一流”的办学理念,坚持从学校国际化战略、“双一流”建设、财经类特色等实际出发,统筹部署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任务和重点工作,努力使教育教学改革能够在解决学校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质量上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注重从学院、课程和师生的实际出发来推进改革。在探索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将学校、学院、师生上下打通,内外互动,对2020年春季教学的课程进行逐一研判。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好、课程有影响力的老师,支持他们采取直播或录播形式进行授课,对于一些课程资源相对不足的老师,支持他们运用校内外优质慕课进行教学,也有一部分通过微信群、QQ群等进行教学,对于需要线上和线下互动的研究生课程,不搞“一刀切”,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授课安排,其目的就是要保质保量地做好教学改革。
4.防范风险维护安全
在信息化背景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就必须充分考虑到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各种因素,未雨绸缪,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列出安全清单,明确风险底线。学校党委要及时发现并提出网络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有关政治、意识形态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对师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各级党委要承担起政治把关的责任,各级学术委员会要注意指导教师注重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强化并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听课督导制度。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甚至引用某个知识点出现瑕疵,都可能成为网络热点和重大舆情问题。因此,校领导、学院领导、督导课成员和同行专家,都要参与到听课中,要把听课结果与反馈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真正形成安全防范有抓手、有任务、有氛围,使得教育教学改革在安全的环境中稳定前行。
总结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拓展改革内容与方式
在疫情防控实践中,全国高校大力推进以网络课程为平台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得到了全社会和学生的高度认可。要将本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成果固化,并在未来不断加以完善,还需要深入总结提炼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进一步拓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式。
一是坚持用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设计时,要将其作为系统工程加以整体规划,从领导层面、组织层面、教师认识和能力层面、学生需求层面、技术保障层面、跨学科互动层面等来综合研判,保证教育教学改革不因某一层面的缺失而导致整体系统受损。特别是要注重教育教学改革的开放性,积极将校外乃至国外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加以改造吸收,使之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任务有机对接。目前,正值高校总结“十三五”规划,启动“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需要高校全面总结经验,集聚全校、全社会之智慧,系统思考,辨证施治,全面稳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二是坚持统筹线上线下课程体系,不断丰富和拓展教育教学改革内容和方式。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地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学生也在身临其境中获得知识与实践的双丰收。这也启迪我们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高校要鼓励有条件的专业与学科积极开设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通过信息化的网络教学来回应和解答学生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善于将线上海量的信息拉到现实中进行比对和分析,从而使得学生们更加清楚地把握本学科学术的发展方向。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人类进步的历史洪流、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学科交叉所形成的前沿问题,都是高校在线上和线下取之不尽的教学素材;大数据带来的全新的信息收集方式、更具效能的师生互动形式等,也为线上教学提供了更具创造力的平台,高校要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才能促成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新的飞跃。
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长期任务,将改革推向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教育教学改革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作为保证,同时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与教师队伍建设密切相关,发挥着“指挥棒”的功能,因此,高校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将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长期任务,强优势,补短板,与时俱进地将教育教学改革推向新境界。
一是持续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帮助教师以多种形式更好地了解国情,提升课程思政水平。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以考察、实习指导、专题调研等多种方式了解国情,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新成就,使教师所讲授的课程更接地气、更有温度。其次,引导教师关注学科发展,把握学科前沿动态。要创造更多机会,让教师进入国内外一流学科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并将其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来。最后,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教学方式日新月异,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要加大技术投入,创造更多机会使教师得心应手地驾驭好信息化平台。
二是坚持优化和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需要完善的评价体系保驾护航。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要在总体、全面、平衡的角度把握评价体系基础上,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评价体系:首先要在学校整体的评价体系中加大教育教学指标的权重。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教育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理应在整体评价体系中有更大的权重。其次是加大线上与线下综合发展的评价权重。评价教育教学改革,既要看线下教学改革,也要看线上教学改革,特别是要看线上线下结合所产生的新成效。最后是要更加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获得感。高校的教学既要看教师是否教得好,更要看学生是否学得好。学得好是评价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核心权重。
【作者夏文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原载2020年第7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2020-05-21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金课、一流课程及课程教材的认识和实践
- 2020-05-21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建设思考
- 2020-05-21高校应对新冠肺炎危机的内部治理体系建构研究: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