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乱拉绳”到“定点晒”社区“晒”出新思路解决晾晒难
从“乱拉绳”到“定点晒”社区“晒”出新思路解决晾晒难

小区内乱拉晾晒

上坎社区设置的集中晾晒区

赶上好天气,将自家的衣物、被褥拿到户外晾晒是不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为了避免“花式”晾晒影响小区整体环境,部分老旧小区在有限的公共区域设置了“集中晾晒区”供居民集中晾晒衣物。就此,有居民认为,设置集中晾晒区挤占了公共空间;有居民觉得,在公共环境里晾晒被褥影响小区美观和生活。小区里是否应该设置公共晾晒区?邻里之间该如何妥善对待?连日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走访。
现象
户外晾晒衣被,邻里争议凸显
连日来,记者深入我兰州近郊四区多个小区走访发现,居民们为晾晒被子可谓各出奇招。在城关区傅家巷小区一处建有平房、放置垃圾桶的地方,居民将绳子一头拴在树上,一头拴在平房屋檐上,晾晒着棉被、衣服等物。仅隔一处绿化带,还有居民在树木间拉起长绳,晾晒汽车坐垫、床单等。“天气这么好,不晒被子可惜了,可家里阳台小,挂不下厚被子。”途经此地的居民无奈地说。
“下午想带孩子来健身区玩耍,结果健身器材上却晾晒着被子,既不方便也不雅观。”西固区一小区居民王先生抱怨道。上午10时,邻居在户外健身器材上晾晒棉被、毛毯,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既阻碍其他人使用健身器材,也影响小区美观。在该小区东端的一处集中晾晒区,也有居民将新洗的衣服晾晒其中,有睡衣睡裤,有些碍眼。
在七里河区磨沟沿小区26号单元门前,居民把绳子一头拴在窗户上,一头拴在临近树木上,晾晒衣服和床单。住户张女士说:“在小区公共场所晾晒被褥、衣服,感觉是一种视觉污染。”
在安宁区甘铝小区一处休闲广场附近设置的晾衣杆,作为该小区的“集中晾晒区”,既不占用太多空间,也方便居民晾晒。
针对居民晾晒需求,部分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理解,但管理难度较大。“小区规划时未预留公共晾晒区,随意拉绳晾晒不仅影响环境,还可能破坏绿化。前期对晾晒衣被的居民进行过劝阻,但效果甚微。”有物业负责人称,目前正与社区、业主商讨,考虑在合适位置增设集中晾晒点。
走访
近郊四区部分小区现“晾晒区”
“我要为社区和物业点赞!西固区上坎社区在化工街东西小区空旷处设置了集中晾晒区,前段时间铁架子倒了,社区还专门请师傅维修。”记者走访得知,西固区上坎社区在化工街东西小区内设置了3处集中晾晒区,方便居民晾晒。月牙桥社区宝龙小区虽设有集中晾晒区,但地方狭窄,很少有人在此晾晒。
在城关区北园小区,住宅楼与绿化带之间极小的空间内设置了便民晾晒区,基本以个体晾晒为主。而在通往一住宅楼的通道口,有住户拉绳子晾晒衣服。七里河区下西园辖区部分老旧小区里均设置了集中晾晒区,晾衣杆上搭着被褥及衣物,颇具生活气息。居民刘老先生说:“有了集中晾晒区以后,衣服、被子都有地方晒了,再也不用自己拉绳子了,小区环境也整洁了。”
七里河区委家属院小区物业负责人表示,以前没设集中晾晒区时,小区居民在绿化带、健身器材上晾晒衣物、被褥,有居民提议在公共区域设置晾晒区。考虑居民需求,在下西园社区提议下,物业自筹资金设置了集中晾晒区,既不占太多空间,又方便居民晾晒。
社区
选位定杆晾衣,公约规范晾晒
不少街道和社区通过合理规划集中晾晒区,力求达到两全其美,营造和谐有序的生活环境。
近几年,部分街道社区充分走访调研,在不影响市容市貌和居民出行的前提下,精心选定合适位置,为居民量身打造固定的集中晾晒区,解决了居民晾晒难题。
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下西园社区内老旧小区众多,为解决居民晾晒衣物的刚需,社区以“民生微实事”为契机,将痛点变议题,把话语权交给群众,在小区里发起“晾晒问题大讨论”。通过督促物业设置集中晾晒区,探索出“居民自治+社区协同”的创新路径。辖区内6个小区设置了集中晾晒区,并督促物业制订《集中晾晒区公约》,解决了社区“乱晾晒”问题。实现了从“政府端菜”到“居民点单”,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的转变。“一个小小的晾衣区,晒出了居民的幸福感,让居民成为基层问题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下西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赵霞说,对于随意乱拉绳子晒东西的居民,社区劝说建议自行收回,对于不听劝阻继续乱晾乱晒衣物的行为,社区网格员将收起衣物和绳子送上门。
“以前晒被子得抢地方,现在有了专门的晾晒区,方便又整洁,社区为我们办了件实事!”西固区西柳沟街道化工街社区新泽小区的王女士说。
“化工街社区多为老旧小区,过去缺乏专门晾晒区域,居民只能在树枝、栏杆上随意晾晒衣物被褥,小区环境杂乱,还存在安全隐患,邻里间因晾晒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居民的‘烦恼’就是社区行动的‘哨声’。”化工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赵兴珍说,社区将“破解老旧小区晾晒难题”列为年度“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通过广泛征集民意,联合物业多次实地勘察,最终选定闲置空地、绿化带边缘等合适点位,规划建设了3处集中晾晒区,解决了居民的“晾晒烦恼”。同时,为规范管理,社区制定了简洁明了的《公共晾晒区公约》,提出“定时晾晒、拧干衣物、按位悬挂、爱护设施、及时收回”等要求,并通过公示栏、微信群、楼道通知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引导居民形成文明晾晒习惯。
城关区临夏路街道傅家巷社区负责人表示,对于辖区内小区乱搭乱拉晾晒问题,网格员会定期巡查,一旦发现及时制止,并会同物业清理。
律师
晾晒区设置,业主表决定夺
甘肃南冰律师事务所薛林云律师表示,立秋过后,不少居民在晴好天气晾晒厚被子,为迎接冬季做准备。即便在大雪纷飞的冬天,一些房屋透气性差或采光受限,洗涤过的衣物或吸汗较多的被子也需在天气好时拿到室外阳光充足处晾晒。然而,在很多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晾晒成了难题。阳台空间有限,公共区域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居民无处晾晒,为争抢公共空间甚至引发邻里矛盾。“老旧小区晾晒问题不外乎空间不足、安全隐患、环境影响、管理难题等方面。”薛林云说,业主能否在公共区域晾晒衣物属于共有权调整范围,最终决定权在全体业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78条规定,业主可共同制定管理规约,行使对建筑物共有部分共同管理的权利,再依据业主大会以“双三分之二”参与表决,且“双过半”同意的程序通过,即可设置公共晾晒区,反之亦然。
业内人士表示,居民晾晒需求存在客观差异,老年人和婴幼儿家庭依赖度高,年轻群体接受度低,需社区、物业和相关部门多方合作,平衡各方利益。
针对这些问题,薛林云律师建议:社区或物业可在小区空旷区域(如广场、绿地边缘等有条件的小区)合理规划公共晾晒区,安装固定晾衣架或伸缩晾衣杆,满足居民集中晾晒需求;配电房顶层、屋顶平台等闲置空间,经安全改造后可作为共享晾晒区,同时配备防滑地胶、护栏等设施,确保使用安全;鼓励居民使用室内移动晾衣架、升降晾衣架或隐形晾衣绳等设备,节省空间又避免户外晾晒不便;通过居民协商制定《共享晾晒公约》,明确晾晒时间、位置、物品范围等规则,倡导文明晾晒,减少纠纷;建立“居民自治+社区协同”的管理模式,成立晾晒自治小组,定期巡查维护晾晒设施,及时解决居民诉求。以上方法在多地老旧小区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既能解决晾晒难题,又能提升社区环境和居民幸福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滕效宏 文/图
- 2025-08-29七夕共此时 文明话良缘
- 2025-08-29深夜电钻声扰学童 网格员解民忧
- 2025-08-29詹家拐子社区多方联动化解空置房漏水难题
- 2025-08-29兰州新区西槽社区共享餐厅惠及新就业群体






